*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共生視角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研究 ISBN:9787307242388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王聖元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33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共生視角研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基於生態學理論和種群動力學模型提出了一種基於兩階段Logistic模型的汽車企業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科技項目融資保障、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構建協同創新網路等角度給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作者簡介 王聖元,男,1979年生,江蘇連雲港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南京曉庄學院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與創新管理、共享經濟與電子商務等領域的研究。近兩年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多篇並被多次引用,主編並出版教材三部,撰寫並出版專著三部。主持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三項,參与省部級研究課題多項。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標和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發現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創新點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一節 生命周期理論 第二節 生態系統觀 第三節 開放式創新範式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第三章 能源約束視角下的經濟增長 第一節 經濟增長新常態 第二節 經濟增長模型與測度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創新種群成長動力學分析 第一節 企業創新種群的成長動力學模型 第二節 模型設定與運行機理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共生機理 第一節 共生機理分析 第二節 模型穩定性與拓展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汽車製造企業生命周期測度 第一節 企業生命周期與研究樣本 第二節 實證分析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低碳排放發動機對汽車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低碳排放發動機的運用 第二節 生態系統種群互動機制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新能源汽車企業成長機制與同步效應 第一節 生態共生與同步效應 第二節 實證分析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新能源汽車發展可持續性研究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評價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實證分析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協同型汽車產品組合設計 第一節 產品組合設計原理 第二節 產品組合設計共生評價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能源可持續視角下的汽車產品組合設計 第一節 產品組合設計與評價方法 第二節 實證分析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車購買多準則決策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購買決策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算例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汽車製造企業社會責任 第一節 汽車製造企業社會責任概述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研究發現 第四節 新能源汽車產品共生博弈模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十四章 汽車製造企業三維Lotka-Volterra系統均衡分析 第一節 三維Lotka-Volterra共生系統平衡發展分析 第二節 變換樣本多維Lotka-Volterra灰色拓展模型實證分析案例 第三節 汽車製造群落共生機制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產業激勵政策分析 第一節 產業政策 第二節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感知 第三節 市場技術接受的前提條件 第四節 感知有用性與激勵政策 第五節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思路 第二節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戰略案例分析 第十七章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機制調整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動力機制 第二節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環境支撐機制 第三節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支撐機制案例 第十八章 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對策 第一節 政策支持 第二節 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發展稟賦提升對策 第三節 企業創新種群內部共生機制優化對策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