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23中國金融發展報告 ISBN:9787522024646 出版社:中國金融 著編譯者:朱新蓉 李志生 頁數:22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32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1年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建設項目(項目批准號:11JBG006),該系列年度報告立足中國,運用先進的研究方法,以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密切關注學術研究的前沿領域和金融、投資發展的最新動態,其思想性、學術性和應用價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之後,本年度報告先後在「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流學科專業建設項目資助下不斷發展。近兩年又成為教育部、科技部「數字技術與現代金融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項目批准號:B21038)的年度報告之一。本年度報告由主報告、專題研究和大事記三部分組成。主報告聚焦努力實現經濟運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分別從宏觀金融調控助力高質量發展、金融機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金融市場強大動能有待釋放、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中國金融國際化穩健前行、優化監管治理建立金融穩定長效機制和「制度+技術」雙向賦能數字金融發展六大部分展開梳理和研判;專題研究則關注了相關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求解之策;大事記全景展現了2022年度中國金融發展的最新動態和重大事件。目錄 第一部分 主報告 努力實現經濟運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第一章 金融宏觀調控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全球貨幣政策走勢與我國出現明顯分化 (一)多數央行持續加息縮表 (二)各國金融體系普遍承壓 二、中國金融宏觀調控大力度對標高質量發展 (一)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建設 (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三)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四)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 (五)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三、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持續寬鬆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融資價格處於歷史低位 (二)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四、數字化時代適應代幣化的貨幣體系設想 (一)數字時代代幣化趨勢對現有貨幣體系提出挑戰 (二)代幣化條件下的貨幣體系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金融機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 (一)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發揮「金融加速器」功能 (二)保險業金融機構轉型升級蹄疾步穩 (三)證券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 二、金融機構高質最發展之路挑戰重重 (一)實體經濟下行州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承壓 (二)保險業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之路仍需砥礪前行 (三)證券業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經歷陣痛 三、金融機構思變行穩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激活銀行業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全面升級保險業金融機構發展動能 (三)全方位化解證券業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難題 第三章 金融市場強大動能有待釋放 一、金融市場抗壓運行穩中向好 (一)貨幣市場整體穩健運行交易量穩步回升 (二)資本市場震蕩運行整體收益率有所下滑 (三)外匯市場承壓之下穩步實施對外開放 (四)保險市場平穩發展業務品質持續改善 (五)期貨衍生品市場平穩運行加快期貨立法進程 二、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亟待提振 (一)貨幣市場需求不足阻滯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股票市場風險湧現引發整體下行態勢 (三)債券市場供需錯配加劇券種發行分化 (四)保險資產負債兩端承壓影響市場深度轉型 三、加快金融市場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創造貨幣市場有效需求 (二)加快股票市場轉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市場建設 (三)全面提振市場信心完善債券市場匹配機制 (四)開拓業務增長創新動能提升保險市場發展韌性 第四章 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中國金融國際化穩健前行引言 一、中國金融國際化砥礪前行 (一)中國國際收支格局基本平衡 (二)大灣區在金融開放中示範作用顯現 (三)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提升 (四)國際投資頭寸結構持續優化 (五)人民幣匯率走勢表現穩健與企業匯率風險 (六)外匯交易規模穩定,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 (七)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全球領先 (八)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加劇 二、國內外周期背離下宏觀政策協調難度加大 (一)中美經濟周期背離導致貨幣政策分化 (二)美聯儲強勢加息下我國貨幣政策空間壓縮 (三)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匯率穩定壓力加大 (四)跨境資本流動衝擊風險提升 (五)數字人民幣試點力度有待加強 三、全球加息大勢下強化宏觀調控政策配合 (一)完善市場化與跨周期調節機制 (二)穩審推進資本賬戶高水平開放 (三)微觀主體加強匯率風險管理能力建設 (四)穩定外匯市場平穩運行與跨境資本均衡流動 (五)推動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高水平開放試點 第五章 優化監管治理建立金融穩定長效機制 一、2022年中國金融監管特徵事實 (一)金融多措並舉支持實體經濟恢復 (二)持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 (三)推進數字金融綠色金融規範發展 (四)穩步擴大金融業制度型對外開放 (五)金融穩定相關立法取得重大進展 (六)2023年中國金融監管預測與展望 二、金融穩定基本內涵及核心內容 (一)金融穩定的基本內涵 (二)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 (三)金融穩定與消費者保護 三、國外金融穩定立法的借鑒啟示 (一)美國模式:專門立法 (二)英國模式:修訂立法 (三)兩種模式利弊比較 四、中國金融穩定法律休系的構建 (一)改進思路 (二)政策建議 第六章 「制度+技術」雙向賦能數字金融發展 一、數字技術驅動金融發展 (一)數字技術重塑金融業務流程,金融服務便捷高效 (二)數字技術驅動金融模式創新,平台金融快速發展 (三)數字技術造就金融業態變革,數據要素持續賦能 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