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藝壇追光-我與《光明日報》四十年 ISBN:9787521228540 出版社:作家 著編譯者:仲呈祥 頁數:4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13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旨在講真話,述真情,求真理! 通俗自然的批評語言、審慎嚴謹的批評態度、溫暖寬厚的整體風格。 通過本書,可以掌握中國文藝界近四十余年的歷史發展脈絡。希望對文藝發展能夠有所助益,也從中看到文藝界辛勤耕耘、代代相傳的文人風骨。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自上世紀80年代到當下,四十多年對文藝界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等方面的評論結集,是對自己培根鑄魂精神歷程的復現。力求記錄新時期、新時代文藝發展的軌跡,呈現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文藝發展的面貌。 名為「藝壇追光」,是想表達作者在文藝評論的範圍內能夠捕捉到更多優秀作品,並使之傳播得更廣更遠,以此照亮更多的人民大眾,讓文藝更切實地為人民服務。此外,還有追逐跟隨《光明日報》之意,本書是作者在此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合集,是一種值得紀念的榮耀,也希望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光明日報》一直以來肯定的感謝。 其內容涉及的體裁多樣化,從小說、電視劇本、電影、話劇、戲劇的評論到對頒獎活動、文化思潮的感悟再到對前輩、恩師的感謝、懷念等,通過對作品的細讀與再解讀,客觀中肯地評論。作者簡介 仲呈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總編輯。目錄 上輯好處說好 壞處說壞 故事好編 零件難找 漫談作家與文學批評 奮進青年的奮進之作 ——評長篇小說《蹉跎歲月》 「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評馬識途的諷刺小說新作 評中篇小說《桔香,桔香》 文化意識的強化 ——評北影《良家婦女》 民族題材影視藝術的新開拓 清新明捷 別具一格 ——喜看青影新片《珍珍的髮屋》 「他人是自己的天堂」 ——評電影《死神與少女》 「東南風」與「主旋律」 ——第八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隨感 一次成功的改編 ——評電視連續劇《黃河東流去》 「飛天獎」電視單本劇一等獎為何空缺 願天下「魯冰花」競相吐艷 ——看電視劇《魯冰花》有感 「文若春華 思若湧泉」 ——讀電視系列劇文學劇本《僅次於上帝的人》札記 正確導向的一次成功的藝術實踐 ——慶祝建黨70周年全國優秀電視劇展播觀後有感 選材嚴 開掘深 ——電視劇《半邊樓》二題 改革大潮中普通女工的「心史」 ——評電視劇《看不懂啦,女人們》 電視劇怎樣走向市場 這樣的頒獎晚會值得提倡 ——參加第十三屆「飛天獎」頒獎活動感言 「老歌」與「老戲」的啟示 為何遊戲人間? 從倪萍的一番自白說起 《三回娘家》與《三星高照》 弘揚主旋律 熒屏更生輝 ——1993年度「五個一工程」入選電視劇漫評 反腐力作 ——寫在電視連續劇《蒼天在上》開播的時候 第十六屆「飛天獎」評委認為:電視劇——寧肯少些也要好些 第十八屆「飛天獎」評選札記 努力實現有藝術的思想與有思想的藝術的和諧統一 也談潘小揚的創作道路 下輯 《咱老百姓》啟示錄 繁榮電視文藝與發展先進文化 幽默進取·笑對人生 ——評短篇電視劇《輕鬆一點》 《延安頌》的標誌性意義 2003年中國電視劇創作回眸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傳承與變異 ——電視藝術美學研究管窺 《記憶的證明》究竟證明了什麼 文化權益與和諧發展 民族題材影視創作的一次突破 京劇藝術的普及之路 「堂會」辦到百姓家 堅守人類精神家園的「聖地」 ——評30集電視連續劇《西聖地》 國防意識與文化自覺 為現實題材優秀電視劇鳴鑼開道 思想文化才是主持人的靈魂 電視連續劇《彭雪楓》觀后感言 健康的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科學的文藝評論 美是體育與文化藝術共同追求的至境 「龍脈」之斷與國脈之續 《祈望》:通過真與善而達到美 綠色家園的歌行 ——評電視連續劇《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 文藝力量振奮人心 一部生動的解放戰爭形象史 為世博注入審美精神 生命絕唱 醒世佳作 《兵峰》:樹立精神高峰 調控民族文化生態環境 ——在戲曲晉京展演會上的發言 異中有同 同中有異 ——觀電視劇《黎明前的暗戰》有感 藝術學成為獨立學科門類隨想 從哲學思維根除「過度娛樂化」 新農村的和諧畫卷 ——看電視劇《青山綠水紅日子》 生命不息·思維不止 ——痛悼恩師朱寨先生 馬老及其新作給我們的啟示 形丑而質美的趙青山啊 ——評《丑角爸爸》 世俗情態中的精神堅守 ——評電視連續劇《青瓷》 文藝要化人養心 用優秀劇目營造文化鑒賞氛圍 思維的創新讓整個劇立起來 引領風尚的軍旅劇 元帥的傳奇人生 ——33集電視連續劇《劉伯承元帥》觀后 「天人合一,美美與共」 ——北京國際電影節感言 科技與藝術的成功結緣 我看「趙氏孤兒」的諸多改編 電影《正骨》:正人正心 「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 ——評長篇神話電視劇《媽祖》 「四個講清楚」與「河北現象」 骨肉天親 原鄉情長 ——評31集電視連續劇《原鄉》 師友遠去 山高水長 ——追思鍾惦棐與吳天明的電影情緣 展示平民中國夢的一個樣本 文學與視聽思維融合的成功範例 文藝要為核心價值觀建設凝魂聚氣 電視劇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講好中國故事的成功嘗試 「美美與共」的成功範例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公演50周年斷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繼承中發展 發展中繼承 ——「福建戲曲文化現象」芻議 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中華美學是一座亟待開採的富礦 創建當代的中華美學精神是我們的使命 觀《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三思 《傘頭和他的女人》:化人養心之作 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譜寫中華民族抗戰史詩 《穿越硝煙的歌聲》:用音樂去戰鬥 推進文藝繁榮發展的理論指南 關於文藝與哲學關係的斷想 治理電視文化生態的一劑良方 不忘初心方能勇攀「高峰」 《小鎮》之「大」 開創從高原勇攀高峰的文藝新局面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 重要講話兩周年之際 理想之美 信仰之美 精神之美 ——贊電影《血戰湘江》 為全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