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現代性的批判與重構 ISBN:9787511746436 出版社:中央編譯 著編譯者:黃銘著 頁數:2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06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現代性的批判與重構:馬克思與懷特海的比較及中國意義」的結項成果(項目批准號19FKSB055)。本書基於馬克思和懷特海的有關原著,圍繞著現代性的批判和重構進行比較研究,分析了馬克思對資本抽象性批判與懷特海對科學抽象性批判,並從人的勞動和人類經驗整合來重構人與自然的關係,闡發其中蘊含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目錄 導論:開闢現代性研究新視角第一章 馬克思對資本抽象性的批判 一、商品生產的抽象性 (一)商品交換的抽象性:商品價值與抽象勞動 (二)生產系統的抽象性:機器生產和分工制度 (三)商業精神的抽象性:凸顯數量和強調契約 二、貨幣社會的抽象性 (一)從商品到貨幣:貨幣是商品的抽象存在 (二)貨幣與人的需要 (三)貨幣化的社會:同質性和無節制的社會 三、資本增殖的抽象性 (一)從貨幣流通到資本生產的抽象性 (二)剩餘價值的限度及其擴張 (三)資本主義:抽象、異化和剝削 四、馬克思對抽象性的批判 (一)揭示抽象本體 (二)保留抽象方法 (三)抽象上升具體 第二章 懷特海對科學抽象性的批判 一、抽象的自然:生命—物質—機械 (一)對自然的物質抽象:從生命有機體到物質性實體 (二)對自然的數學抽象:數學化和機械論的構想 二、抽象的經驗:感覺對象、時間觀念 (一)感覺經驗的對象化 (二)時間本體的對象化 三、抽象的學科:科學分化、哲學整合 (一)科學的抽象性及其哲學整合 (二)哲學一般觀念源於生活世界 四、抽象的社會:教育、職業、機構和商業 (一)抽象教育的局限與有機整體的審美 (二)社會職業專業化與組織機構普世化 (三)企業管理常規化與社會生活數量化 (四)從「選擇性關注的增強」到數量化 第三章 兩種抽象性批判具有相通性 一、批判對象出於相同的抽象邏輯 (一)從具體事物分離出抽象物 (二)抽象物以抽象性構成對象 二、批判理論基於類似的現實存在 (一)「資本」批判與「過程—關係」哲學 (二)資本主義與近代科學相一致的抽象性 三、批判方法指向共同的具體訴求 (一)馬克思「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在懷特海文本中的表現 (二)懷特海對「抽象誤置為具體」的批判在馬克思文本中的表現 第四章 馬克思從人的勞動訴求具體性 一、實踐唯物主義論人的勞動的具體性 (一)生產勞動與人的對象化活動 (二)生產勞動作為人的發展途徑 二、勞動價值論的具體性範疇:具體勞動與使用價值 (一)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並滿足人的實際需要 (二)使用價值充實有限個性而貨幣實現抽象共性 (三)資本作為抽象勞動剝削工人具體勞動的創造 三、剩餘價值論的具體性訴求:對象化勞動至活勞動 (一)資本增殖來源於活勞動在生產中創造價值 (二)活勞動與勞動條件的分離產生兩類人格 (三)資本主義為人的解放奠定了物質性基礎 四、歷史唯物主義論人的發展的具體性 (一)人的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與資本主義 (二)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的抽象異化 (三)工業化生產促使人的解放和科學整合 第五章 懷特海從人類經驗訴求具體性 一、過程哲學:具體性的形而上學建構 (一)形而上學與宇宙論:抽象與具體的關聯 (二)經驗事件的綜合性:抽象與具體的統一 二、泛經驗論:人與自然的經驗連續統 (一)人與自然在根本上是一個經驗連續統 (二)從特殊的人類經驗到普遍的泛經驗論 三、人類經驗:感覺資料及其象徵結構 (一)感覺資料與身體相關 (二)感覺資料的雙重指涉 (三)知覺的象徵指涉及符號與意義 (四)象徵指涉的可錯性與實踐檢驗 四、宇宙演化:創造性、過程·機體、事件世界 (一)終極範疇創造性 (二)過程·機體的宇宙論 (三)事件世界觀與生態倫理根據 第六章 兩種具體性訴求具有互補性 一、存在視域:人的勞動和人類經驗共構 (一)人的存在包含人的勞動和人類經驗兩方面 (二)人的存在呈現社會前景和自然背景全視域 二、自然觀念:人化自然與有機自然一致 (一)近現代科學和哲學建構了機械論自然觀 (二)馬克思人化自然觀和懷特海有機自然觀 (三)有機論的現代科學復興和中國文化底蘊 (四)兩種自然觀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啟示 三、實踐創造:主體能動和概念攝入交互 (一)人的勞動和人類經驗的主體能動性 (二)人的勞動與人類經驗的觀念創新性 第七章 兩個思想系列與中國式現代化 一、馬克思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 (一)從馬克思的人化自然概念到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闡發 (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視角與生態社會主義實踐 二、懷特海與建設性後現代主義 (一)從懷特海現代性批判到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當代響應 (二)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智慧聯盟與中國傳統文化資源 三、中國現代化與生態文明建設 (一)在生態危機形勢下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深綠色 (二)在後現代的轉向下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獨創性 (三)中國現代化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根本相統一 結 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