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風險化解與社會信任-群體風險的社會心理機制 ISBN:9787303298570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伍麟/著 頁數:3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00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日益複雜,經濟交易愈發頻繁,利益衝突更加顯著,風險在表現方式和具體內容上都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在人們追求確定性、安全感和必然性的同時,風險經常突破種種現有的認識和管控框架,而且有些風險難以預測、後果嚴重、代價巨大,風險解釋和問責變得日益複雜和困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內在於社會活動中增長的風險以及它們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力求探索和把握現代性、風險和信任之間的關係。信任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重要精神資源,也是構成社會資本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風險信息、風險溝通及風險干預等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水平的信任能夠合理應對風險信息,凝聚社會團結因素,降低活動成本與資源損耗,提升社會運行效率;能夠有效促進風險溝通,推進社會開放與多元包容,消釋社會排斥與冷漠,保障經濟穩定與增長;能夠助推實現風險干預,不僅從物質層面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動,而且在精神層面強化社會成員信奉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意識,遵守契約精神的思維習慣,從而培育人們普遍的生活幸福感,推進整個社會的全面文明進步。作者簡介 伍麟,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與社會治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學會理事。長期從事社會心理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民委基金項目及省級社科基金項目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心理科學》《哲學動態》,及Technology in Society 等 SSCI、A&HCI、CSSCI索引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網路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近20篇。出版《現代心理學的人文傳統與精神》等獨著及合著作品3部。獲省級高等學校教學及研究成果獎勵3項,被授予省級拔尖創新人才榮譽稱號。目錄 1 現代風險的話語表述1 1 兩種取向的風險概念 1 2 風險敘事的自我認同 1 3 風險認知的心理測量 2 信任類別的屬性特徵 2 1 信任的兩種類別 2 2 促進普遍信任 2 3 信任類型與風險認知的實證研究 3 風險溝通的信任轉向 3 1 不斷加速的生活世界 3 2 社會變遷的風險表現 3 3 風險渲染的信任抑制 3 4 信息信任與核電風險認知 4 風險信息的信任效應 4 1 主體認知的信任訴求 4 2 風險信息的情感啟發 4 3 信息信任的負面偏向 4 4 信息信任的驗證偏向 5 信任衰退的風險誘因 5 1 普遍強化的風險警覺 5 2 模糊泛化的社會歸類 5 3 社會期待的變動弱化 5 4 道德善意的稀釋淡化 6 制度信任的心理建設 6 1 信任的社會變遷 6 2 制度信任的發展特徵 6 3 制度信任與風險認知的實證研究 6 4 制度信任的培育路徑 結語 推動心理學更好進人社會治理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