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死刑新論-人權視角下的實證研究 ISBN:9787307225220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張萬洪 丁鵬 執行 頁數:2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00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法學、社會學、犯罪學等多學科方法探討死刑議題的不同側面,結合最新刑事政策和法律改革,探索了實現人權特別是生命權及其司法保障和公正審判等價值的可能路徑。本書還納入比較法視角,分析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死刑制度實踐中面臨的相似挑戰和可供借鑒之處。作者簡介 張萬洪,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院長,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團隊首席專家,武漢大學公益與發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中華公益法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中法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教研機構訪問學者。曾作為專家小組成員,參与我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等多項政策、法律和重要文件的起草和評估工作。目錄 編者弁言上編 死刑與人權司法保障概論 保障生命權的公約標準 一、前言 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的內涵 三、結論 一個正當化「有限死刑」的論證 一、死刑論證的層次 二、什麼是溝通應報論? 三、邪惡與刑罰 四、死刑必然違反人性尊嚴嗎? 五、人性的卑微與高貴 附:同行評閱反饋 民意、教育與中國死刑的存廢 一、問題的提出 二、實驗研究 三、結論與討論 附:同行評閱反饋 論死刑案件有效辯護的實現 一、死刑案件有效辯護的概念及現狀 二、有效辯護的域外模式及啟示 三、實現我國死刑案件有效辯護的措施 印度的39-A項目以及與死刑相關的5年工作 一、印度死刑報告 二、訴訟 三、從死刑研究中心到39-A項目 四、公共議題 五、挑戰與風險 六、結論 下編 死刑適用的實證研究 集資詐騙典型案例與非暴力犯罪死刑廢止 一、《刑法修正案(八)》未能廢止的集資詐騙罪死刑 二、《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前後的吳英案 三、保留集資詐騙罪死刑期間的曾成傑案 四、《刑法修正案(九)》最終廢止的集資詐騙罪死刑 貪污受賄罪死刑適用標準研究 一、貪污受賄罪死刑標準之立法嬗變 二、貪污受賄罪死刑適用現狀的考察 三、貪污受賄罪死刑適用標準的規範化思考 附:同行評閱反饋 故意殺人罪死刑裁量的規律探尋 一、故意殺人罪的死刑複核案例素材 二、故意殺人案例的死刑司法實踐規律探尋 三、我國司法關於故意殺人案例的裁判檢視 附:同行評閱反饋 民事賠償情節在死刑裁量中的適用 一、問題的提出 二、民事賠償情節影響死刑裁量的實際狀況 三、民事賠償情節影響死刑裁量的實踐問題分析 四、民事賠償情節影響死刑裁量的應然之道 五、小結 綁架罪死刑行為人特徵分析研究 一、樣本選取與分析方法 二、綁架犯罪死刑行為人基本特徵統計及結果分析 三、綁架犯罪死刑行為人的訴訟表現特徵及相關分析 四、預防與抑制致死型綁架犯罪的思考 五、結語 附:同行評閱反饋 死刑案件中司法鑒定問題的實證分析 一、死刑案件中司法鑒定的爭議問題 二、死刑案件中完善司法鑒定的對策建議 附:同行評閱反饋 死刑複核程序中被告人的律師幫助權 一、對最高人民法院複核裁定的實證分析 二、對死刑複核案件被告人的實證分析 三、對死刑複核辯護律師的實證分析 四、完善死刑複核程序的建議 附:同行評閱反饋 附錄 中國死刑制度概覽 一、關於死刑的刑事法體系 二、關於死刑的保障措施 三、最嚴重的罪行 四、弱勢被告人 五、證據規則 六、獲得公正審判 七、適當的法律協助 八、赦免、上訴和減刑 九、盡量減輕痛苦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