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學看透現代社會 孟慶延著 97875730165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海南
NT$2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用社會學看透現代社會
ISBN:9787573016546
出版社:海南
著編譯者:孟慶延著
叢書名:讀客輕學術文庫
頁數:42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03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帶你看懂內卷、社恐、消費主義背後的底層邏輯。 講點不一樣的社會學:世界進入現代社會,我們發現自己身處的社會和以前不一樣了。本書嘗試回到「問題發生的地方」,通過重新提問的方式,回到「現代」發生的歷史時刻,來重新審視現代以來的一切「群體現象」。 社會學概念無障礙閱讀:作者舉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如996、內卷、社畜、鍵盤俠、網路暴力、購物狂等,也會寫出很多現實的事件,如關於江歌案、谷愛凌、未成年犯罪的討論,從而來討論現代社會運行的內在邏輯。

內容簡介

「內卷」「社恐」「消費主義」這些流行詞語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世界。我們都曾或多或少體會過它們所帶來的緊張與焦慮,而這些緊張情緒都能夠在社會學中找到答案。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案例,分多個方面講述了社會學所探討的內容,從社會學的角度告訴讀者現代人和現代社會到底是什麼。

作者簡介

孟慶延,天津人,社會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社會思想史。在《社會學研究》《社會》《開放時代》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各一項。

目錄

01 導論:「社會」為什麼是現代人的默認值?
群體:「社會」的通俗表達
社會學:研究群體的學問
群體:現代社會的默認值
「社會學」的誕生:現代世界中「社會」與群體的巨變
社會:個體的生存域與意志的催化劑
現代人的特徵
02 自由與平等:現代社會為什麼需要同一的價值基礎?
「優質偶像」谷愛凌:她到底是不是普通人?
魅惑:平等與自由為什麼總是可望而不可即?
平等與自由:思想史中的本來含義
生活世界:機會平等與節制自由
獨立:現代性緊張的舒緩劑
03 財產與勞動:「視財如命」為什麼是現代社會的群體特徵?
富蘭克林的遺留問題:生命與財產真的同等重要?
馬克思的遺留問題:勞動為什麼是人的本質屬性?
財產、勞動與現代性:「Property」的雙重意涵
財產、勞動與群體性:社會是如何可能的?
04 消費與異化:消費主義為什麼成了現代社會的基因?
貪婪、慾望與消費:從電影《七宗罪》說起
「生產」的終結: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倒置
異化的人類:被製造的消費欲與被裹挾的消費者
用戶畫像與市場分析:人群的最大公約數
05 效用與價值:社會生活的普遍邏輯是如何支配我們的?
自由而無用」的內在邏輯
效用:現代的本能
價值:文明的指歸
意義的消逝:一個時代的群體癥候
06 結構與行動:群體的「身份標識」是如何產生的?
人:結構性動物
「泰坦尼克號」上的生與死
社會結構的本質:群體的分類系統
社會結構的二重性:先賦性與可變性
現代社會的特徵
07 職業與分工:現代社會為什麼是由一群「社畜」組成的?
「內卷」的「系統人」:從「困在系統里的外賣騎手」說起
職業系統:現代群體的生活形態
職業生活何以神聖:天職(calling)的神聖性及其道德性
走出「社畜」狀態:現代社會的可能性
08 家庭與家族:「家」為什麼依然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形態?
「家」到底意味著什麼?「封由
從《非孝》到蕭紅:時代的稜鏡
血緣與宗法:最小群體組織的內在邏輯
婚姻與家庭:不確定的緣分與確定性的血緣
何以為家:「家」邏輯的拓展與中國社會的內在機理
09 網路與技術:互聯網是如何塑造社會生活的?最過
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真假?
速度、流量與空心:互聯網的群體邏輯本質
虛妄與迷狂:製造「烏合之眾」?
10 宗教與政治:「上帝死了」之後,社會秩序又如何可能?
上帝真的死了嗎?
政教糾葛的非意圖後果:耶路撒冷的血與沙
政治:權力的遊戲何以成為群體的秩序?
政教分合:爭鬥與妥協的雙螺旋結構
11 荒蠻與理性:現代社會是如何被規訓的?
公開酷刑的消失
愚人船的隱喻
現代社會中的規訓:群體的治理術州區
罪犯與精神病:群體的「排他性」機制
群體安全與個體隱私:群體的恆久悖論工出
12 道德與法律:現代社會治理為什麼需要「軟硬兼施」?
法律與道德的複雜關聯:「江歌案」的底層邏輯
法律一定是硬性的嗎?
道德一定是軟性的嗎?
法律與道德為什麼對於群體秩序來說缺一不可?
13 制度與人心:群體規則為什麼會經常失靈?
現代社會為什麼迷戀「制度」?
失靈的制度:故事一則
意外的後果:故事一則
制度為什麼會失效?
制度可以有彈性嗎?
14 國家與個人:現代社會還需要「國家」嗎?
換個角度看「國家」:「歸化」運動員究竟是哪國人?
國家:群體的大規模存在形態
現代國家:群體化學反應的複雜後果
家國一體:中國國家形態的內在邏輯
15 後記:誰是魯濱孫?何處桃花源?
抽象的現代人:生活世界的流亡者
現實的烏托邦: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
孤島的魯濱孫:一個現代性的隱喻
共同體:流亡者的安頓之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