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古典與現代-民國大學的潮與岸 ISBN:9787523408568 出版社:團結 著編譯者:沈衛威 頁數:3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13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民國這個巨大的歷史和思想時空里,封建傳統社會舊有的道統、學統和家法,與民國社會逐漸新興和發展的科學、民主等理念,在這個特殊的時代相互衝突、交融,新的學統和文脈需要被一個整體包容的氛圍有條件地吸收、整合、重建。全書本著為見樹木,必入森林的原則,力求通過多個關鍵詞和興奮點,揭示民國大學文脈與學統間複雜的內在關聯和理路,並與讀者一起感受歷史細節的力量。 作者在長期深耕第二歷史檔案館史料、查閱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入林見樹」「雅言俗語」「舊學新知」「激烈穩健」「積極消極」「古典現代」「激進保守」等12章,以民國時期南北兩所代表性大學——中央大學與北京大學,和胡適、傅斯年、吳宓、胡先驌、盧冀野等代表性人物的文學理念、文化思想差異及其演變為研究對象,由文入史,關聯人事,進行解讀講述;試圖重返民國文學思想和學術研究現場,尋求史實,梳理大學文脈,展示、把握民國文學與學術演進的脈絡。作者簡介 沈衛威,1962年2月生,河南省內鄉縣人,文學博士,1991—2001年任教於河南大學,2002年始為南京大學教授。主要從事胡適、高行健、「學衡派」、「民國大學」的研究和傳記寫作。目錄 自序緒論 第一章 入林見樹 激進與保守 文脈與學統 教育立法 第二章 異口同聲 維新變法之勢再起 從「東京語」到「京城聲口」 袁世凱為官話字母作「護法』 第三章 順勢逆反 面對「新潮流」來勢的不同姿態 激烈、改革與穩健、保守 第四章 舊學新知 文學革命的推動 教育部為國語立法 新舊勢力搏擊 大學學科建設的差異性 北京大學國文系的創新機制 中央大學的保守姿態 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課程建設 第五章 雅言俗語 南北不同論下「東南學風」之說 文學發展史上「復古派」之說 《文學旬刊》對《詩學研究號》的批評、討論 第六章 激烈穩健 校長的個人魅力 大學空間 個體姿態 思想操練 刊物派別 文人議政 人事關係 倫理觀 文學觀 第七章 學分南北 大歷史中的小細節 文化理念 歷史觀念 學分南北 第八章 積極消極 先知先覺 文藝復興的不同路徑 整理國故的分歧 從「西洋文學系」到「東方語文系 第九章 古典現代 從國語統一到文學教育 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師生堅守文學的古典傳統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學脈中文學教育的新文學元素 第十章 激進保守 迷戀「哲學」「文學」的王國維遇上羅振玉 顧頡剛、傅斯年聽了胡適的「哲學」課 傅斯年上書蔡元培將「哲學」歸理科 胡適聽王國維談「哲學」「文學」之後 哲學之「結」即中國人的思想之「結」 第十一章 雙衡相承 語境的內在關聯 《東南論衡》與《學衡》的關係 《東南論衡》重要作者 胡先嘯的堅持與轉變 盧冀野在《東南論衡》嶄露頭角 第十二章 南渡西遷 遷校動議人、決策者和經費來源 「停雲千古留大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