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荀集 王培荀 978756077969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東大學
NT$7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王培荀集
ISBN:9787560779690
出版社:山東大學
著編譯者:王培荀
叢書名:淄博古代文獻叢刊
頁數:4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17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王培荀的《大學集說》《中庸集說》《學庸餘論》《管見舉隅》《寓蜀草》《蜀道聯轡集》等著作進行點校整理,前言介紹王培荀的生平、著述及貢獻,書目附錄王培荀生平及相關研究資料。王培荀出身山東淄川窵橋王氏家族,是清代中後期山東重要學者。除代表作《聽雨樓隨筆》《鄉園憶舊錄》已有標點整理本外,其他著作均未經整理。本書對王培荀重要著作進行點校整理,具體包括《大學集說》二卷、《中庸集說》一卷、《學庸餘論》一卷、《管見舉隅》二卷、《寓蜀草》四卷、《蜀道聯轡集》一卷,旨在彌補其著作散存各處、不便使用、研究之缺憾,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服務於山東地方文化研究及窵橋王氏家族研究。

作者簡介

王培荀(1783-1859),字景叔,號雪嶠,出生於山東淄川鸞橋王氏家族。這一家族于明洪武初年由河北棗強遷至淄川,耕讀繼世,忠厚傳家,人丁興旺。明嘉靖十七年(1538),六世祖王崇義(1509-1560)考中進士,開啟了這一家族由耕讀持家向科舉仕宦的轉換。自明嘉靖至清康熙200多年間,鸞橋王氏科第蟬聯,人才輩出,計有140餘名子弟獲得科舉功名(其中包含7名進士、18名舉人),享有「一縣科甲,半出王門」之盛譽,鸞橋王氏也因此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目錄

管見舉隅卷一

周易
書經
詩經
春秋
禮樂論
井田論
氣數論
書韓文公《原道》后
三教論
為政寬猛論
天論
正統論
大人小人論
財論
封建論
管見舉隅卷二
道德論
私慾論
天論
三才論
天下一家論
赤子之心論
性論
命論
心論
情論
誠論
仁論
孔子適楚論
孟子對滕文公論
讀書緒論卷一
讀書緒論卷二
王氏家傳
贈文林郎大父小山公行略
贈文林郎斗南府君行略
贈孺人先妣王太孺人行實
叔桂軒公行略
薇堂四弟小傳
華堂五弟小傳
紀紹曾侄
侄長卿志
適安氏姑
適韓氏姑
適張氏姑
適王氏姑
適成氏妹
記女換兒
賬尾雜記
寓蜀草
《寓蜀草》自序
寓蜀草卷一 五言古
古詩
遠方有佳客
送鄒嘯山回江南
贈朱建屏
秦台懷古
古詩
書所見
宿石壕村
出閿鄉城遙望有懷呂曉洲
五丁峽
龍門閣
漫興
偶作
旅館
懷楊縝亭
述懷
鹿鳴寺
睡起
道旁丐
黃葛樹
庭樹
四弟薇堂回東將近兩月,作此志感卻寄
苦雨
食菱有感
東瀛移居,闢地作圃,菊花大放
川中鼠
浣花溪修禊

寓蜀草卷二 七言古
寓蜀草卷三 七言絕句
寓蜀草卷四 五言律
寓蜀草卷四 七言律
雪嶠外集
秋海棠唱和集
漢嘉話別詩鈔
聽雨樓吟社詩抄
蜀道聯轡集
王培荀詩文輯佚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