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的困境-美國牙科問題紀實 瑪麗.奧托 97875720280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教育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牙齒的困境-美國牙科問題紀實
ISBN:9787572028038
出版社:上海教育
著編譯者:瑪麗.奧托
叢書名:美國牙科問題紀實
頁數:3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21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牙齒的困擾,而《牙齒的困境》就是一本讓人感同身受、頗為震動,甚至會催生行動力的書。在書中,你會讀到許多讓人不安和心碎的故事,這些故事會讓你立刻正視牙齒健康。
◎自1840年世上第一所牙科學校成立至今,現代牙科已走出了很遠,但依然有人因為未經治療的牙齒感染而死去,本書將從醫療史角度深度剖析社會問題,資料詳實、邏輯嚴謹、文筆優美。
◎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2017年度圖書;Studs and Ida Terkel Prize獲獎圖書。

內容簡介
牙齒記錄了人的一生,也讓我們洞悉整個社會。
在《牙齒的困境》一書中,你會讀到許多讓人不安的故事。作為一名資深記者,瑪麗·奧托試圖用這些故事來串起美國牙科的歷史,反思美國醫療保健體系的弊病,並揭露事情背後社會不平等的真相。比如:牙醫們因報銷率低不願為窮人服務,12歲的男孩迪蒙特最終因未經及時治療的牙齒髮炎感染了大腦而死去。又如:美麗的牙齒成為評判人成功與否的標誌,明星們「珍珠般的白牙」花費了巨資,而許多窮人則因為一口壞牙難以找到工作牙齒健康危機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一個國家、社會和時代的問題。
這本書談論的雖是美國牙科問題,卻值得全世界人們共同思考。對那些沒錢看牙的普通人來說,牙疼不是偶爾發作的小毛病,而是相伴一生的困擾。我們需要正視牙齒的問題,更需要良好的公共衛生政策,畢竟一口好牙是健康身體的一部分,而健康就是一種幸福。

作者簡介
瑪麗·奧托(Mary Otto),記者,作家,美國口腔健康新聞領軍人物。她曾為《華盛頓郵報》撰寫了多年的文章,持續報道包括醫療保健和貧困在內的社會問題。奧托的書揭露了「德蒙特·德里弗死亡案」中的不平等現象,照亮了美國口腔健康的黑暗之處,推動了馬里蘭州醫療補助計劃的改革。現在她在醫療保健記者協會(Association of Health Care Journalists)擔任口腔健康主題負責人。

精彩書評
瑪麗·奧托這位《華盛頓郵報》前記者並不只將精力集中在數字上,她使一本原可能是乏味的衛生政策作品在遭受痛苦之人的故事中迸發出憤怒的火花。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對於這個本可能平淡無奇的話題,奧托注入了新奇的歷史、令人心碎的真實故事和富有詩意的語言這本讓人心酸的書牽動著人們的心弦。對於任何關心公共衛生政策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之作。
——《新聞日報》
奧托這部報道翔實的重要作品會引發人們對口腔健康的關注。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健康是如此重要,卻受到了如此的漠視,希望本書能夠推動改革。
——《書單》
(《牙齒的故事》)不僅僅是對雙重體系的探索,也是對徹底變革的呼籲。
——《紐約時報書評》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壞牙
第一章 美
第二章 痛苦
第三章 急診
第四章 鼻子以下的世界
第二部分 牙科技藝
第五章 美國牙科醫學的誕生
第六章 不同的生活
第七章 冒險家和助手
第八章 系統
第九章 種族界限
第三部分 前哨事件
第十章 迪蒙特的世界
第十一章 直面流行
第十二章 查平·哈里斯的後繼者
致謝
索引

精彩書摘
【關於窮苦】
「她失去的那些牙齒證明了她生活的艱辛。」 前言p1
「美國的社會福利計劃不斷強調促進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由於缺乏牙科護理,窮人和窮忙族發現,改善自己的生活特別困難。在餐廳、零售櫃檯或前台等服務行業工作的競爭中,他們常常被忽略。」前言p2
「牙病的患病率是一種殘忍的經濟指標。窮人更容易遭受牙痛折磨,他們的口腔健康狀況更糟,很難找到為他們提供治療的牙醫。沒有錢付治療費用是一個主要的障礙:大約五分之一的美國人被納入醫療補助計劃,這是一項針對窮人的大規模聯邦和州醫療保健計劃。但是,保險覆蓋率並不能保證人們得到治療,因為只有少數牙醫為醫療補助患者提供治療。」p38
「研究人員找到了幾個詞彙來形容牙痛———劇烈的,跳動的,刺痛的。受到影響的牙齒上的熱量和壓力會導致陣發性疼痛。隨著睡意的到來,毛細血管擴張似乎加劇了痛苦。」p39
「牙齒由堅固的材質構成。在墳墓中,它們可以抵禦洪水、大火,甚至歷經幾個世紀都安然無恙,但牙齒卻無法應付貧窮生活帶來的潛移默化的災難,貧困帶來了負擔、分心、疾病、匱乏、低期望、暫時性以及以高利貸提供暫時緩釋的成癮性解藥。」p47
【關於美麗】
「口是一道門,一個入口,一個敏感的部位。 它是我們與世界最初和最後的連接。」p3
她把矯正牙齒的機會看作成功的機會。人們期待冉冉升起的新星臉上帶著一種特定的笑容。「這就好像通行證,一種通行儀式,」她解釋道,「一旦你賺到錢,就好像在說:『我來了。我上來了。我有了屬於我的笑容。』」p7
「一張照片不僅僅是一面鏡子。在面對死亡時,它為永恆的自我提供了希望。婚禮相冊、全家福、屏幕及精美雜誌上的明星和模特的形象都凝固在理想的狀態,從時空中剝離。通過光影雕刻,攝影提供了一個平行的宇宙,一個完美的機會。攝影和專業牙科恰好是在歷史的同一時刻誕生的,從那時起,兩門學科之間就一直保持著複雜而協同的關係。兩者都用各自的方式在微笑基礎上建立了帝國。」p16
【關於口腔健康】
「偉大的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讓我看看你的牙齒,我會告訴你你是誰。」 他確信,一顆牙齒可以講述一個人生故事。」p69
「我們牙齒的發育早在出生前就已經開始了,那時我們還是一個胚胎,只有豆子那麼大,只有幾周大。牙芽在後來成為我們頜骨的褶皺中成熟,牙釉質的稜柱狀物質每天都在分泌。隨著我們的成長,時間的節律、創傷產生的中斷和轉變都記錄在牙釉質的條紋中。牙齒包含了每日生長的礦化紀年。隨著出生而發生的生理變化的記錄被作為 「新生兒線」嵌入我們的乳牙和第一恆磨牙的牙釉質中,這些恆磨牙在我們大約6歲時長出,正是我們準備讀一年級的時候。」p70
「牙醫應該做的不僅僅是鑽孔。他們需要和大自然合作,不再像外科醫生那樣看病,而要開始像治療師那樣看病。要跨越國界,說新的語言。他們需要共同努力,與衛生員、兒科醫生、護士、營養師、父母以及孩子自己共同努力。但首先,他們需要幫助風險最大的兒童,那些甚至沒有去過牙科診所的兒童,那些最貧窮、最脆弱的兒童。」p241
「牙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工具。我們用它們吃飯、說話,甚至自衛。它們的礦物之美是一種禮物。它們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它們的離開讓我們不安。」p253

前言/序言
艾達·巴斯奈特 (AidaBasnight)站在華盛頓特區市中心的一個寒冷的街角,她戴著一頂色彩明快的手工編織帽和一條圍巾,穿著一件厚外套。她正在努力賣著一份由這個城市的流浪者編寫的報紙。她那深色的眸子、高聳的顴骨以及光滑的肌膚有一種莊嚴的美,但她的嘴緊閉著,小心翼翼地微笑著。
她失去的那些牙齒證明了她生活的艱辛。
她首先失去的是臼齒,她30多歲在芝加哥當秘書時因一次感染失去了它們。她在可怕的疼痛中醒來,臉也腫了起來,臼齒被拔掉了。還有一些牙齒在她碰到其他困難時壞掉了。
當她50多歲的時候,她失去了一份使用計算機的穩定工作。於是她開始因交不起租金而流落街頭。她在公園的長椅上睡過一段時間。「在街上無家可歸真的十分可怕。」 她說。
最終,她通過一個女性住房支持項目得到了幫助。然而這位常為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技術感到自豪的巴斯奈特,儘管申請了很多職位,卻找不到一份長期的工作。 「如果你的牙齒間有那麼多空隙,沒人會招你的。」她年長的母親告誡她。巴斯奈特也擔心母親說的是對的。「在面試時那些人讓我感到不自在。我不能微笑,因為我沒有牙。」
她說她一直希望能有更好的結果。但與此同時,她卻依然拿著報紙站在寒風裡,面對著衣著光鮮的上班族。他們匆匆從她身旁經過,走向高峰時段的火車。
在數百萬缺乏牙科護理的美國人中,羞恥感是很常見的。根據2015年哈里斯機構代表美國牙科協會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低收入成人會避免微笑。
美國的社會福利計劃不斷強調促進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由於缺乏牙科護理,窮人和窮忙族發現,改善自己的生活特別困難。在餐廳、零售櫃檯或前台等服務行業工作的競爭中,他們常常被忽略。 「除非她們長得不錯,否則你不會想要僱用他們。」牙醫朱迪絲·艾倫 (JudithAllen)觀察到。她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城市衛生部門診所工作,為窮人和沒有保險的病人提供服務。
當患者找到艾倫的時候,往往都承受著病痛。他們的嘴唇甚至眼睛都因口腔感染而浮腫。他們的牙齒生病了,並且徹底壞掉。很多人太久沒有進行牙科護理,拔牙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拔掉那些沒有辦法修補的,然後再去修復那些剩下的。」如果沒有艾倫的幫助,他們仍將因為牙齒而被標記為不完整的人。從全美來看,仍有上百萬人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像艾倫工作的辛辛那提診所這樣的地方十分匱乏。
污名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指一個屈從或者恥辱的銘牌或標記。齲齒使面部變形,從而使患者失去個性。他們承載著經濟甚至道德上的污名。人們要對自己的牙齒狀況負責,而無須以同樣的方式對許多其他健康狀況負責。
關於這一話題的社會學研究一直十分匱乏,不過一個由英國學者組成的團隊研究了這一現象。 「儘管齲齒和牙齦疾病涉及病變組織,但那些正在經歷這些生理狀態的人通常並不會被視為生病。」 他們的研究中指出: 「在某種程度上,這或許是因為口腔健康問題
被視為個人護理的失職,而非不幸。」 在研究中,那些因疾病和受傷而失去牙齒的人討論了他們的感受。
「就好像我有假牙就意味著失敗。」其中一個女人說。
「我不認為大家會這麼看待置換膝蓋的人,對嗎?」研究者回應道。
「是的,並不會。」那個女人說。
由於貧窮、孤立,缺乏私人醫療保險以及為窮人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等原因,大約三分之一居住在美國的人在得到口腔護理上面臨巨大障礙。當前覆蓋了7200萬美國窮人的聯邦醫療項目———醫療補助計劃 (Medicaid),將口腔護理當作可選的福利。是否為他們提供這方面援助由各州決定。在困難時期,即使是最基本的牙科手術,也往往會因州政府取消資助而被砍掉。
老人小孩也在受苦。根據聯邦法律,超過3500萬貧困兒童有權享受醫療補助計劃下的牙科福利,但是一半以上的兒童得不到服務。全美大約15萬在職牙醫中,不到一半的人參加了這項計劃。只有一小部分牙醫在聯邦政府資助的安全網診所中工作。約有4900
萬美國人居住在聯邦政府指定為牙科專業人員短缺地區的社區中。聯邦醫療保險計劃 (Medicare)目前覆蓋超過5500萬老年人和殘疾人,但其中從未包括常規的牙科保健服務。
17世紀,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 (Ren珏Descares)提出了一項改變世界的理論,他將不可分割的人類精神思維與可分割的人體解剖學工作機制脫鉤,從而將科學探索從宗教教條中解放出來。也可以說,他使頭腦擺脫了身體。
在笛卡爾之後,越來越多的專業治療師開始要求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研究和治療。幾個世紀以來,除了剃鬚、剃髮、水蛭吸血療法和拔罐外,理髮師還把拔牙列為他們可提供的深層個人服務。但是18世紀著名的外科醫生皮埃爾·費查 (PierreFauchard)堅持 認為,值得對牙齒進行科學研究。他提出了牙科是外科獨特而重要的分支的觀點。
笛卡爾的二元論發揮了其作用,為生理學探索開闢了新的可能性。然而,與此同時,醫學研究變得更加簡化和機械性,缺乏私人性和整體性。現代醫療保健體系未能將醫療保健整合在一起,有些人則認為,笛卡爾的持續影響仍頑固地存在於其中。也許,它還徘徊在頭腦和身體之間的鴻溝,以及對口腔健康和整體健康的理解中。有人說,必須彌合這一鴻溝,才能為美國帶來更全面的健康。 「就像我們現在所了解的那樣,先天與後天是密不可分的,並且身心都是我們人類生物學的表達,因此,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口腔健康和整體健康是不可分割的。」美國衛生部時任部長大衛·薩徹 (DavidSatcher)在其具有里程碑義的報告 《美國的口腔健康》 (發表於2000年)中宣稱。薩徹指出,牙齒、口腔和面部其他組織 「代表了我們人類的本質」,將我們與世界聯結,並讓我們得以生存和表達自我。
全身的健康和疾病會反映在我們的唾液成分中。我們的第一顆恆磨牙記錄著我們的出生時間。未經治療的口腔問題會導致疼痛、功能喪失、嚴重疾病甚至死亡,並以一種痛苦而可怕的方式提醒我們:口腔是身體的一部分,口腔健康對整體健康至關重要。然而,美國這種獨立的、有層層關卡的、在很大程度上由私人提供的牙科保健服務對於那些沒有流動性、沒有錢或沒有足夠的牙科保險的人來說,可能是非常難以獲得的。
薩徹在報告中警告說,口腔疾病正在 「無聲地流行」。
本書的故事始於2007年,在這場流行病的中心馬里蘭州,一名學齡男孩死於未經治療的牙齒感染所致的併發症。《華盛頓郵報》報道了12歲的迪蒙特·德里弗 (Deamonte Driver)之死,從而激發了馬里蘭州和全美醫療補助牙科系統的改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