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強地震震源參數反演方法研究 ISBN:9787570624027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倪四道 叢書名:長江科學技術文庫 頁數:2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24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由倪四道、韋生吉、何驍慧、賈哲、陳偉文撰寫的《中強地震震源參數反演方法研究》一書總結了他們對中國赤峰地震、魯甸地震等中強地震的研究成果,通過分析體波、面波等震相波形對各種震源參數的不同敏感性,發展了適用於不同台站分佈、不同數據類型的震源斷層面、深度以及破裂方向性的系列反演方法;通過遠震及近震波形的聯合反演,獲得了更可靠的震源深度及斷層幾何參數,有效解決了稀疏台網情形下的震源參數誤差較大的問題:針對中強地震發震斷層難以確定的挑戰,提出了質心位置-起始位置差異方法、直達波震相-深度震相組合方法等測定破裂方向性的新思路,並成功應用於國內外多個地震的研究。 該書提供了地震震源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對於地球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以作為地震學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以及地震工作者和地球動力學等研究人員的科研參考用書。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地震與斷層 1 2 中強地震震源描述與基本點源參數測定方法 1 3 擴展點源參數、地震破裂方向性及其測定方法 第2章 基於點源近似的震源參數反演方法 2 1 質心矩張量介紹 2 1 1 基本理論 2 1 2 矩張量的分解與震源的分類 2 1 3 雙力偶源與非雙力偶源 2 2 常見的質心矩張量反演方法 2 2 1 哈佛大學矩張量解 2 2 2 基於W-phase的矩張量測定 2 3 基於主要震相波形的震源參數反演方法(CAP) 2 3 1 基於近震波形的CAP演算法 2 3 2 基於時移或位置校正的CAPloc演算法 2 3 3 基於遠震體波的CAPtele演算法 2 3 4 基於近震高頻波形的CAP_h演算法 2 4 小結 第3章 以2003年內蒙古赤峰地震為例的近震反演 3 1 波形數據與速度結構模型 3 2 震源參數反演結果與驗證 3 2 1 震源參數反演結果 3 2 2 基於遠震P波震相的驗證 3 3 討論與小結 第4章 基於少量台站波形的震源參數反演方法(CAPloc) 4 1 方法回顧 4 2 面波走時校正地圖 4 3 基於二維理論地震圖的模型驗證 4 4 基於震源機制解反演的模型驗證 4 5 兩個台站的震源參數反演 4 6 討論與小結 第5章 基於近遠震波形的震源參數聯合反演方法 5 1 近震與遠震數據的聯合反演演算法CAPjoint 5 2 基於2008年內華達地震的案例研究 5 3 參數選擇與敏感性測試 5 4 全矩張量測定方法gCAPjoint 5 5 正演測試與方法驗證 5 6 中等深度地震的案例研究(2015年、2016年興都庫什地震) 5 7 討論與小結 第6章 基於參考地震的走滑地震破裂方向性測定方法 6 1 研究思路 6 2 破裂方向性測定正演測試 6 2 1 模型設置與理論波形計算 6 2 2 破裂方向性測定 6 2 3 雙側破裂分辨能力測試 6 2 4 參考地震相對位置偏差測試 6 3 實際地震應用 6 3 1 2008年伊利諾伊地震 6 3 2 2014年魯甸地震 6 3 3 2016年韓國慶州地震 6 4 小結 第7章 基於參考台站的走滑地震破裂方向性測定方法 7 1 研究思路 7 2 基於波形的參考台站法 7 2 1 方法原理 7 2 2 2011年俄克拉何馬地震震例應用 7 2 3 多參考台站的路徑校正 7 2 4 震源機制解、深度的影響 7 3 基於走時的參考台站法 7 3 1 方法原理 7 3 2 2011年俄克拉何馬地震震例應用 7 3 3 震源對面波走時的影響及震源項改正 7 4 小結 第8章 基於約化有限源的傾滑地震破裂方向性測定 8 1 約化有限源遠震體波格林函數正演程序實現 8 1 1 方法原理 8 1 2 程序實現與正確性驗證 8 2 破裂方向性測定正演測試 8 2 1 模型設置與理論波形計算 8 2 2 未經方位角篩選的方向性測定 8 2 3 利用波形互相關篩選後台站進行方向性測定 8 2 4 數據預處理 8 2 5 點源參數誤差影響測試 8 2 6 震源有限性參數誤差影響測試 8 2 7 速度結構影響測試 8 2 8 斷層傾角影響測試 8 3 地震案例研究 8 3 1 2011年弗吉尼亞地震 8 3 2 2008年內華達地震 8 3 3 2016年青海門源地震 8 3 4 1994年加州北嶺地震 8 4 利用SH波測定破裂方向性的可行性探討 8 5 小結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9 1 結論 9 2 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