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構抗震分析 李廣慧 魏曉剛 劉晨宇 978711229856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程結構抗震分析
ISBN:9787112298563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李廣慧 魏曉剛 劉晨宇
頁數:1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07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土木工程學術碩士研究生、土木水利專業碩士研究生等土木類專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結合《建築抗震設計標準》GB/T 50011—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 50010—2010等國家現行有關規範和規程編寫。 本書著重介紹了地震學基本知識,宏觀地震調查,地震波傳播,結構抗震設計原理、抗震計算,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方法,地震作用和結構抗震驗算,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等內容,本書內容以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為主,章節內容遵循國家最新規範、標準的表述,充分體現實用性和適用性的原則。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為工程結構勘察、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

目錄

第1章 地震學簡介
1 1 天然地震和地震學
1 1 1 大地震是嚴重的自然災害
1 1 2 地震學是研究地球震動及其有關現象的一門科學
1 2 地震學的主要內容
1 2 1 地震的宏觀調查
1 2 2 測震學
1 2 3 地震活動性
1 2 4 地震波傳播理論、地球和行星內部構造
1 2 5 關於震源的理論
1 2 6 模型地震學和野外試驗
1 2 7 地震的預測和預報
1 3 地震學的主要應用
1 3 1 預報自然災害
1 3 2 探測地球和行星內部的構造和運動
1 3 3 測定地面震動
第2章 宏觀地震調查
2 1 伴隨地震發生的自然現象
2 1 1 宏觀地震現象
2 1 2 微觀地震現象
2 2 地震強度
2 2 1 地震烈度
2 2 2 地震震級和地震矩
2 3 地震的宏觀調查
2 3 1 地震宏觀調查的目的
2 3 2 地震宏觀調查主要內容
2 3 3 宏觀地震調查資料的整理
2 3 4 宏觀調查方法的意義和限度
第3章 地震波傳播
3 1 主要簡化假設和基本理論內容
3 1 1 地震波的複雜性
3 1 2 分析地震波時的主要簡化假設
3 1 3 地震波動理論的主要內容
3 2 平而波在平面上的反射、折射
3 2 1 定解問題
3 2 2 平面波在自由界面上的反射
3 2 3 由地動記錄推算入射波特徵
3 2 4 偏振交換、面波和類全反射
3 2 5 平面波在平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3 2 6 能量分配
第4章 結構抗震設計原理
4 1 結構抗震設計理論的發展
4 1 1 靜力理論階段
4 1 2 反應譜理論階段
4 1 3 動力理論階段
4 1 4 基於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
4 2 結構抗震概念設計
4 2 1 場地和地基
4 2 2 建築結構的規則性
4 2 3 抗震結構體系
4 2 4 非結構構件
4 2 5 結構材料與施工
4 3 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
4 3 1 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思想
4 3 2 地震風險水準
4 3 3 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的性能水平和目標性能
4 3 4 基於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
4 4 結構抗震體系
4 4 1 典型震害的啟示
4 4 2 結構抗震體系
4 4 3 結構總體布置原則
4 4 4 結構的延性
4 4 5 設置多道抗震防線
第5章 結構抗震計算
5 1 概述
5 2 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反應
5 2 1 運動方程的建立
5 2 2 運動方程的解答
5 3 單質點彈性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反應譜法
5 3 1 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
5 3 2 地震係數
5 3 3 動力係數
5 3 4 地震影響係數
5 3 5 建築物的重力荷栽代表值
5 4 多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反應
5 4 1 多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反應
5 4 2 多質點彈性體系的自由振動
5 4 3 多質點彈性體系地震反應分析的振型分解法
5 5 多質點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5 6 多質點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底部剪力法
5 7 考慮水平地震作用扭轉影響的計算
5 8 考慮地基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的樓層地震剪力調整
5 9 豎向地震作用的計算
5 9 1 結構豎向地震動力特性
5 9 2 反應譜法
5 9 3 靜力法
5 10 結構自振周期和振型的近似計算
5 10 1 瑞利(Rayleigh)法
5 10 2 折算質量法
5 10 3 頂點位移法
5 10 4 基本周期的修正
5 11 地震作用計算的一般規定
5 12 結構的抗震驗算
5 12 1 截面抗震驗算
5 12 2 抗震變形驗算
複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方法
6 1 結構的力學模型
6 2 構件剛度模型
6 3 恢復力模型
6 4 恢復力特性計算
6 5 時域逐步積分法
6 5 1 中心差分法
6 5 2 Newmark-β法
6 6 結構靜力彈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
6 6 1 基本原理
6 6 2 結構能力曲線
6 6 3 結構抗震能力的評估
第7章 地震作用計算和結構抗震驗算
7 1 水平地震作用計算
7 1 1 底部剪力法
7 1 2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7 1 3 時程分析方法
7 2 豎向地震作用計算
7 2 1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2016年版)給出的計算方法
7 2 2 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方法
7 3 結構構件截面抗震驗算
7 3 1 概述
7 3 2 基於可靠度的抗震分析
7 3 3 截而抗震驗算
7 4 結構抗震變形驗算
7 4 1 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
7 4 2 彈塑性層間位移角限值
7 5 基於Pushover分析方法的結構抗震驗算
7 5 1 能力譜方法
7 5 2 位移延性係數法
7 5 3 位移影響係數法
第8章 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
8 1 概述
8 1 1 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思想的演化與發展
8 1 2 建築結構隔震技術簡介
8 1 3 建築結構消能減震技術簡介
8 2 隔震設計
8 2 1 建築結構隔震的概念與原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