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研究 付紅安著 97872291882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重慶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研究
ISBN:9787229188283
出版社:重慶
著編譯者:付紅安著
頁數:2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99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書稿系統梳理了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法制體系。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各地「省憲」的條文出發,闡明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憲法淵源;從新聞業單行法角度,闡釋《暫行報律》《報紙條例》《出版法》等重要法規的制訂過程及爭議焦點;從新聞業相關法角度,說明《新刑律》《治安警察法》《電信條例》等對新聞法制的影響;從地方性新聞法規角度,對湖南、浙江、四川、上海等地的新聞法規,分三個階段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北洋政府時期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漢口租界等地的新聞法制形成過程及華洋博弈經過,做了簡要梳理。 再次,分析了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此時期新聞法制混合運用了預防制、呈查制和追懲制三種出版管理制度,三者都對新聞傳播活動進行了嚴格管控;二是新聞法律法規在涉及新聞業者權利與義務的條款上,總體呈現出「抽象的肯定,具體的否定」特點,充斥著大量禁載條款,動輒對新聞業者施以嚴厲處罰;三是此時期新聞檢查制度與郵遞控制手段大行其道,電報、廣播、郵件、信札、包封等都要面對嚴苛檢查。 從次,整體呈現了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實施。北京政府方面,地方警察廳、地方知事、掌握省域軍政大權的都督等基層執法力量的觸角,實際延伸到新聞法制施行的管理、檢查、處罰、審判等多個環節,形成地方對中央權力的架空與侵奪之勢。租界方面,由於北京政府的軟弱與妥協,各地租界陸續產生上海公租界會審公廨、漢口洋務公所、哈爾濱鐵路交涉總局等喧賓奪主的特殊審判機構,列強在華洋訟案上大談治外法權和管轄權異議,租界新聞法制完全操縱于列強手中。此外,人情、人治、黨治等法外因素,北京政府及各地軍閥的飭令、訓令等臨時法令,以及中國傳統新聞法制文化,都對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實施構成了重要影響。 最後,運用實證方法,研究了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司法實踐,呈現了當時報案在兩造、案由、審理、法律依據、處罰結果等方面的具體情況。確認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法制帶有濃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封建專制手段仍是官方處罰報刊、報人的主要手段,近代化的新聞法制只是在形式上存在。

作者簡介

付紅安,1988年8月出生 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新聞學與法學交叉學科、媒介技術、新聞史方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在《新聞大學》《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編輯之友》《新聞界》《出版發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等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 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3項。主持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l項,主持重慶市教委項目1項,重慶工商大學校級課題2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獻綜述及資料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創新點及不足
第一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歷史基礎
第二節 社會轉型與新聞事業的新發展
第三節 北洋政府時期中國新聞法制近代化進程的深入
第二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體系
第一節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業的憲法及「省憲」保障
第二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單行法與相關法
第三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地方性新聞法規
第四節 租界的新聞法律法規
第三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內容
第一節 出版管理制度
第二節 新聞業者的權利、義務及處罰
第三節 內容檢查制度及郵遞控制措施
第四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實施
第一節 北京政府新聞法制的實施
第二節 租界新聞法制的實施
第三節 法外因素對新聞法制的影響
第五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報案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報案的司法實踐
第三節 報案司法實踐的特點
第六章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影響與評價
第一節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發展的迷途
第二節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法制的總體評價
結語
附錄《申報》所載報案情況表(1912-1928)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