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蘇北經濟薄弱村的現代化探索之路 徐志明 高珊 等 97873052769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一個蘇北經濟薄弱村的現代化探索之路
ISBN:9787305276934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徐志明 高珊 等
頁數:3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94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通過李庄村典型個案調查研究,系統收集大量第一手農村改革和發展資料,作為學術研究的公共資源;同時,跟蹤研究從欠發達村莊向現代化村莊轉變過程中,農村經濟與社會結構演變、生態環境保護、農村優秀文化傳承、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進而總結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特徵和演變規律。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主題
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演變規律
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動力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案例選擇
二、分析方法
三、調研過程
四、主要章節
第二章 村情分析
第一節 研究區域概況
一、泗洪縣概況
二、雙溝鎮概況
三、李庄村概況
第二節 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區域比較
一、江蘇農村收入、消費的區域差異
二、李庄村與鄰近村莊發展條件比較
第三章 從小農生產邁向現代農業
第一節 農業現代化的相關理論與政策變遷
一、小農走向與現代農業相關理論
二、農業發展主要政策梳理
三、當前現代農業發展主要特徵
第二節 農業新產業與新業態
一、農業生產與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農產品加工與銷售成為重要支撐
三、農業規模化特徵明顯
四、農業綠色化得到重視
第三節 農業生產要素與生產效率
一、農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二、農業機械化水平與利用效率提高
三、農業勞動力供給更高效
四、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第四節 小農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龍頭企業成為關鍵樞紐
二、專業(股份)合作社還處於初級階段
三、家庭農場發展迅速
四、小農生產不斷邊緣化
第五節 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思考與展望
一、李庄村農業產業發展效果的反思
二、傳統小農轉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三、現代農業的未來走向
第四章 集體產權與資源開發
第一節 土地資源利用概況
一、耕地資源開發與利用
二、非耕地資源開發與利用
第二節 土地承包、流轉與經營
一、土地確權情況
二、土地承包情況
三、承包地流轉情況
四、承包地經營情況
第三節 農地所有權與土地制度認知
一、農戶對承包地權屬的認知
二、農戶對宅基地權屬的認知
第四節 村集體資產管理與開發成效
一、村集體收入穩步提升
二、村集體支出大幅減少
第五節 集體產權與資源開發展望
一、完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二、釋放鄉村土地資源效能
三、提升內生髮展動力潛力
四、培育布局優勢產業項目
五、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第五章 人力資源與就業結構
第一節 農村人力資源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一、農村人力資源綜合開發情況
二、人口數量、結構及其變動
三、人口質量、結構及其變動
四、人力資源的演變特點
第二節 勞動力資源配置及其變動趨勢
一、縣域優化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公共政策
二、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情況與變動趨勢
第三節 農村勞動力深度轉移的社會經濟影響
一、農村家庭實現了由農業收入向非農收入的轉變
二、農村兒童留守比例較高,實現全面發展的風險加大
三、村莊離婚率攀升,婚姻不穩定成鄉村治理難題
四、農村老年人就業難度加大,生活質量不高
第四節 構建農村勞動力高質量就業的政策支持體系
一、打造農村勞動力全生命周期的終身教育體系
二、率先實現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構建有利於農村兒童全面發展的社會支持體系
四、建立健全以人為本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五、弘揚傳統優秀婚戀文化,加強農村和諧家庭建設
第六章 村莊拆遷與農民集中居住
第一節 農村宅基地制度與住房政策變遷
一、宅基地和房屋嚴格管控階段
二、城鄉建設用地市場試點探索階段
三、積極糾偏與深化改革階段
第二節 村莊拆遷及其對農民宅基地與居住的影響
一、地方政策的形成與推進
二、李庄村拆遷歷程
三、農民居住現狀
第三節 拆遷中農民的認知與行為
一、農民對宅基地與房屋產權的認知
二、農戶對拆遷政策的了解程度
三、農戶在拆遷時所持態度與心理狀態
四、影響農戶拆遷決定的因素
五、農戶拆遷過程中的行為表現
六、拆遷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村莊拆遷導致的問題與農戶現實困境
一、「自上而下」強制性的宅基地制度變遷,加速了農村居民離土離鄉
二、相關規劃和配套政策的缺乏,忽視了農民生產生活的新困難
三、初期拆遷政策和操作的不完善,激發了農民的抵觸情緒
第五節 村莊拆遷與集中居住展望
一、重新審視「城市中心論」,堅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一
二、因地制宜地推進政策實施,避免「一刀切」
三、應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民利益
四、穩中求進,積極探索更為多樣的村莊發展模式
第七章 從生存性需要到發展性需要
第一節 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一、「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特徵
二、共同富裕的內涵
三、生活消費需求相關理論
第二節 居民收入實現新突破
一、收入水平及結構特徵
二、收入水平及結構的橫向比較
三、收入水平及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