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英非賓格性題元關係與句法實現對比研究 ISBN:9787544674225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 著編譯者:張達球著 頁數:340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79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生成語法的框架下,對比英語相關結構,探討了漢語中不同類型動詞的題元關係、對應的非賓格結構表徵形式及其句法實現機制。作者立足字本位觀,嘗試將字本位觀與詞彙-句法理論和分佈形態理論相結合,對漢語中紛繁複雜的非賓格性結構表徵形式進行歸類,全面評述已有的解釋和分析,並歸納了非賓格性在漢英兩種語言中的共性和差異性,以期為句法-語義界面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此外,本書指出了有關非賓格性研究文獻中存在的概念混淆現象,梳理、甄別了「非賓格」「作格」「施格」三個概念,主張把文獻中普遍稱為「作格」的概念表述為「施格」,以適應語言類型學上的分類。目錄 第1章 緒論第2章 非賓格性研究四十年回顧 2 1 非賓格假設的理論發展 2 1 1 非賓格性的句法-語義界面 2 1 2 非賓格性的詞彙-語義關係 2 1 3 漢語非賓格性研究 2 2 非賓格性的習得、加工與認知神經研究 2 2 1 兒童母語發展研究 2 2 2 二語習得與加工研究 2 2 3 非賓格性的認知神經語言學研究 2 3 非賓格性研究的遺留問題及研究新領域 2 3 1 理論遺留問題及應對主張 2 3 2 漢語非賓格性研究的拓展空間 2 3 3 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研究新領域 2 4 本章小結 第3章 非賓格性概念問題及其類型學意義 3 1 幾個概念問題 3 2 概念混淆之源 3 3 非賓格性與施格性的異同 3 3 1 分裂施格性 3 3 2 形態施格性 3 3 3 句法施格性 3 4 施格性的句法證據 3 4 J施格性問題上的分歧 3 4 2 關於施格性的「格」 3 4 3 關係化層級與通格性假設 3 4 4 非賓格成分的通格特徵 7 5 非賓格動詞的句法-語義性質 3 5 1 非賓格動詞對詞庫的挑戰 3 5 2 句法-語篇界面對非賓格性的解釋 3 5 3 句法-語用界面對非賓格性的解釋 7 6 漢語的非賓格性研究 3 6 1 本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3 6 2 本研究的意義 3 7 本章小結 第4章 顯性非賓格結構句法 4 1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和領主屬賓結構的界定 4 1 1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特徵 4 1 2 非賓格性領主屬賓結構特徵 4 2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的句法-語義關係 4 2 1存現結構的動詞類型 4 2 2 非賓格性存現動詞的句法-語義特性 4 2 3 存現結構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質 4 3 領主屬賓結構的非賓格性 4 30 領主屬賓結構袁征 4 3 2 領主屬賓結構的句法-語義關係 4 3 3 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質 4 4 存現結構和領主屬賓結構的非賓格性統一解釋 4 4 1 句首成分的話題解釋 4 4 2 話題成分的句法性質 4 4 3 引元理論對話題結構的解釋 4 4 4 動后名詞的限定效應與格賦值 4 5 本章小結 第5章 動結式習小句的非賓格性 5 1 動結式結構定義 5 2 直接賓語限制(DOR)條件 5 3 動結式結構的非賓格性 5 3 1 英語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 5 3 2 漢語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 5 3 3 動結式複合結構轉換的衍生機制 5 4 動結式複合動詞的參數理論解釋 5 4 1 複合動訶與論元選擇差異 5 4 2 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的語義 5 4 3 動結式複合謂詞及其論元配置 5 4 4 動結式非賓格性小結 5 5 「把」字結構的非賓格性 5 5 致使結構標記「把」與非賓格性 5 5 2 動結式「把給VP」結構與非賓格性 5 5 3 「V得CP」動結式與非賓格性 5 5 4 非賓格結構實現上的異同 5 6 非賓格性動結式小句分析 5 6 1 動結式結構中的補語小句 5 6 2 動結式非賓格結構的句法推導 5 6 3 動結式複合詞的詞彙化 5 6 4 「把」字結構中單體謂詞的非賓格性實現 5 7 本章小結 第6章 類非賓格結構句法 6 1 受事主語句的結構表徵類型 6 1 1 受事主語句的句法一語義差異 6 1 2 受事主語句的兩種典型結構 6 1 3 受事主語句的動詞形態差異 6 1 4 受事主語結構的時體特徵 6 1 5 受事主語結構中動詞的情態 6 1 6 受事主語句的隱性施事 6 2 被動結構與非賓格性 6 2 1 被動保留賓語結構的非賓格化 6 2 2 被動非賓格化的技術難題 6 2 3 被動保留賓語結構的非賓格性解釋 6 3 中動結構的非賓格性問題 6 3 1 中動結構的句法一語義特性 6 3 2 漢語中動結構表徵 6 3 3 中動結構隱性外論元PRO的降格機制 6 4 本章小結 第7章 形態-句法與非賓格性 7 1 漢語形態與詞類問題 7 1 漢語「詞」本位與「字」本位 7 1 2 漢語動詞的分類問題 7 1 3 詞彙主義的詞庫觀 7 1 4 漢語詞語跨類的問題 7 1 5 漢語非賓格性複合動詞的形態袁征 7 2 漢語非賓格動詞的語義特徵 7 3 詞彙-句法與句子-句法理論 7 4 漢語非賓格性離合詞的詞彙-句法 7 4 1 詞根合併 7 4 2 漢語非賓格性複合詞的類型及詞彙化模式 7 4 3 非賓格性VNTH/EXP複合詞的詞彙化模式 7 4 4 離合詞的句法屬性 7 4 5 離合詞的生成機制 7 5 非賓格性複合詞的句子-句法 7 5 1 漢語非賓格性複合詞[VN]的句法表徵 7 5 2 漢語非賓格性複合詞的句法實現 7 6 分佈形態理論與漢語詞彙化 7 6 1 分佈形態理論 7 6 2 關於形態合併與詞項插入操作 7 6 3 三分佈形態與漢語非賓格性複合動詞的生成 7 7 非賓格性VNTH/EXP複合動詞的語義選擇 7 7 1 非賓格性VN-NP句法依存性與語義選擇 7 7 2 語義選擇中的語類投射 7 8 本章小結 第8章 總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