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使於四方 ISBN:978730032872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李斯著 頁數:22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63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秦漢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張騫「鑿空」西域之後,絲綢之路沿線使者往來絡繹不絕,促進了中原和邊疆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往來。相較於先秦,秦漢使者在數量、使命類型和出使範圍方面均大為擴展,相關考古資料和出土文獻提供了新的信息。本書選定「使者」這一研究對象,意在從皇權政治與官僚體系、行政運作與社會治理、華夏文化與邊疆族群的互動關係等視角予以考察,力圖呈現秦漢使者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族群交融過程中的歷史活動及其特殊影響。作者簡介 李斯,男,1983年10月生,湖南長沙人。先後就讀於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湘潭大學民族地理研究基地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秦漢史、出土文獻、中華民族交流史。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一項,在《簡帛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域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相關成果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目錄 緒論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相關研究成果概述 一、使者的身份、職權與稱謂 二、出使邊地的使者 三、入境使者 四、使者信物 五、使者待遇 六、使者作用及歷史影響 第二節 「二重證據法」與新材料的發現和解讀 一、「二重證據法」的提出 二、「三重證據法」的兩種解讀 第三節 秦漢使者研究的視角和方法 一、三條研究線索 二、研究的旨趣 第一章 秦漢使者名義及相關概念 第一節 先秦兩漢使者概念的演變 一、先秦使者概念——從聘問專對到遊說縱橫 二、從《說苑·奉使》看兩漢使者概念的擴展 三、漢代簡牘中的使者 第二節 使者資格與特徵 一、使者的選任與派遣 二、漢代使者特徵——以直指繡衣使者為例 第三節 使者信物與待遇 一、使者信物 二、漢使「守節」觀念 三、出使待遇 第二章 內地使者與社會治理 第一節 漢代使者「循行」與地方治理 一、漢代使者「循行」制度的由來 二、「循行」的特殊使命及其演變 三、歷史作用及其評價 第二節 漢代上計使者在中央與地方二元政治格局中的特殊作用 一、上計使者的選派 二、上計使者的使命 三、上計使者與吏治的關係 第三節 從「便宜」到「常置」:使者身份的變化 一、使者職權的固定化——以刺史為例 二、使者名號的虛銜化——以大夫為例 第三章 邊地使者與邊疆經略 第一節 使者與國家意識形成 一、「海內為一」與「天下和洽」 二、「譯使」及「重譯」的文化象徵 三、西北漢簡所見女性使者 第二節 漢代西域使者與邊疆經略 一、「立功絕域」:漢代西域使者的時代境遇與個人追求 二、后張騫時代的西域經略與「三絕三通」 三、從「海內虛耗」到「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 四、「盪佚簡易」:班超安定西域的成功之道 五、「薄待功臣」:漢代西域使者的人生浮沉與歷史評價 第三節 司馬相如「通西南夷」與西南絲路開拓 一、從「文翁倡其教」到「相如為之師」 二、「文翁遣相如東受七經」 三、司馬相如「通西南夷」 四、司馬相如副使「王然于」等人事? 第四章 秦漢「間使」探微 第一節 「間使」往來與秦統一進程 一、「陰通間使」與「弱秦」「間秦」活動 二、「離其君臣之計」與秦人「卒兼天下」 三、「上智為間」:「用間」成功的關鍵保障 四、「用間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二節 六國「間使」與秦帝國的崩潰 一、韓人「間秦」考 二、秦始皇與求仙使者 三、神秘的趙國「間使」 第三節 漢代「間使」考述 一、「間使」往來與楚亡漢興 二、辯士、間諜和刺客:漢代「間使」的歷史形象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