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護理學 ISBN:9787565931208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 著編譯者:梁小利 米健國 頁數:3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51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職業技能教育為根本,滿足學科需要、教學需要和行業需要,體現高職教育特色,注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教材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注重教學適用性,貼合臨床實際需求,以適應護理事業的發展。教材在編寫中,參照了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及中醫護理行業的技術標準規範,力求與行業需求有機結合,使教材內容與崗位需求零距離對接,為培養高素質護理、助產等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教材緊密對接新頒布的教學標準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點與真題分類融合於教材中,使教材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在編寫模式上設有學習目標、案例、知識鏈接、考點提示、思政園地、思維導圖等模塊,每章後有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對應的自測題,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和主動性。作者簡介 梁小利 女,1983年生於河南省。現任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副教授,成都大學碩士生導師;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第十三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衛生健康英才計劃」中青年骨幹人才、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人才庫成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院校教育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研究分會常務委員、中華護理學會護理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四川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等。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 中醫護理學的基本特點 第二章 陰陽五行 第一節 陰陽學說 第二節 五行學說 第三章 藏象學說 第一節 五臟 第二節 六腑 第三節 奇恆之腑 第四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四章 氣、血、津液 第一節 氣 第二節 血 第三節 津液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第五章 病因與病機 第一節 病因 第二節 病機 第六章 診法 第一節 望診 第二節 聞診 第三節 問診 第四節 切診 第七章 中醫護理基本原則 第一節 預防為主 第二節 扶正祛邪 第三節 施護求本 第四節 標本緩急 第五節 調整陰陽 第六節 同病異護、異病同護 第七節 三因制宜 第八章 中醫護理基本知識 第一節 起居護理 第二節 飲食調護 第三節 情志護理 第四節 中醫康復護理 第五節 體質調護 第九章 方葯知識與用藥護理 第一節 中藥與方劑基礎知識 第二節 中藥內服護理 第三節 常用藥膳 第十章 經絡腧穴概述 第一節 經絡理論概論 第二節 腧穴概論 第三節 經絡腧穴各論 第四節 經外奇穴 第十一章 常用中醫護理技術 第一節 灸法 第二節 經穴推拿技術 第三節 拔罐技術 第四節 刮痧技術 第五節 蠟療技術 第六節 穴位注射技術 第七節 常用中藥外治法 第十二章 辨證施護 第一節 八綱辨證施護 第二節 臟腑辨證施護 第十三章 常見病證中醫護理 第一節 感冒 第二節 胸痹 第三節 眩暈 第四節 中風 第五節 胃痛 第六節 泄瀉 第七節 黃疸 第八節 消渴 第九節 痹證 第十節 瘡瘍 第十一節 痛經 第十二節 崩漏 第十三節 帶下病 第十四節 產後缺乳 第十五節 小兒感冒 第十六節 厭食 第十七節 遺尿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