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病與牙體修復學 樊明文 978711736126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衛生
NT$1,1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齲病與牙體修復學
ISBN:9787117361262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樊明文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5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多維度全面闡述了齲病學,特別在以下領域對本科教材進行了重要的補充和深化:-是牙菌斑生物膜的研究,豐富了對微生物與人類共生關係的認識;二是齲病的免疫學研究,在分子生物學基礎上對齲病的發病機制進行探討,促進了免疫防齲理論的形成;三是對宿主因素及碳水化合物在齲病發生過程的研究,深化了人們對齲病發病過程的理解;四是關於齲病的易感性和風險評估,對齲病的預防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五是微創治療。微創治療是外科領域發展的新理念,這一理念在口腔醫學領域,特別是在齲病的早期治療已廣泛應用,減少了備洞過程的煩瑣,保存了健康牙體組織,減輕了磨牙的痛苦,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治療手段。

作者簡介

樊明文,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導。2013年被台灣中山醫學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衛生部口腔教材評審委員會顧問、《口腔醫學研究雜誌》主編等職務。 多年來主要從事齲病、牙髓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共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70篇。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15項,主編專著近20部。培養博士63名,碩士90名,其中指導的兩篇博士研究生論文獲2005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2007年度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

目錄

第一章 齲病與牙體修復學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齲病學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齲病學研究現狀
一、致齲菌
二、細菌生物膜
三、免疫學研究
第三節 牙體修復學歷史回顧
一、窩洞製備
二、粘接術的應用
第四節 本學科發展趨勢
一、齲病高危人群的系統性檢測及風險評估體系研究
二、牙菌斑生物膜研究
三、菌斑生態防治措施研究
四、疫苗防齲
五、氟化物防齲
六、窩溝封閉防齲與預防性充填
七、增加牙齒抗齲力
八、致齲菌引發全身性疾病的相關性機制研究
九、人工智慧及數字化口腔醫學
第二章 齲病病因學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齲病病因學研究回顧
一、內源性學說
二、外源性學說
第二節 現代齲病病因學理論
一、三聯因素論
二、四聯因素論
第三節 齲病研究模型
一、動物模型
二、體外模型
三、臨床研究
第三章 齲病微生物學
第一節 人類口腔微生物群落
一、以群為基礎的口腔微生物發病機制
二、營養供給參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
三、代謝物質參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
四、口腔微生物群落研究新技術
第二節 齲病微生物
一、齲病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
二、齲病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學特性
三、齲病微生物群落
四、變異鏈球菌群
第三節 牙菌斑生物膜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組成
二、牙菌斑生物膜的物質代謝
三、微生物種群間相互作用對牙菌斑生物膜毒力的影響
四、牙菌斑生物膜控制新方法
第四節 口腔生態平衡與齲病
一、口腔生態區
二、口腔生態區的基本特徵
三、口腔生態平衡與齲病
第四章 齲病免疫學
第一節 口腔免疫系統
一、口腔免疫組織與免疫器官
二、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
三、口腔黏膜免疫系統
第二節 免疫系統與齲病
一、齲病免疫的抗原
二、齲病免疫的抗體
第三節 齲病的免疫應答
一、非特異性免疫
二、特異性免疫
第四節 齲病的免疫預防
一、免疫預防
二、防齲疫苗和主動免疫
三、人工抗體和被動免疫
四、研究方向與發展趨勢
第五章 齲病病理學
第一節 牙釉質齲
一、牙釉質齲的病理特徵
二、牙釉質齲的超微結構變化
三、牙釉質齲的研究
第二節 牙本質齲
一、牙本質齲的病理特徵
二、牙本質齲的超微結構變化
三、牙本質齲的研究
第三節 牙骨質齲
第四節 齲病引起的牙髓反應性變化
第六章 宿主因素在齲病發生中的作用
第一節 牙因素
一、牙形態異常與齲病發生
二、牙理化性質與齲病發生
三、牙列形態缺陷與齲病發生
第二節 唾液因素
一、概述
二、唾液流速與緩衝體系
三、唾液的有機成分及其作用
四、唾液的無機成分及其作用
第三節 影響齲病發生的全身因素
一、舍格倫綜合征
二、放射性齲
三、其他因素
第七章 碳水化合物與齲病
第一節 碳水化合物概述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類
二、膳食中常見的碳水化合物
第二節 碳水化合物在齲病發生中的作用
一、流行病學研究
二、實驗室研究
三、動物實驗
四、臨床試驗
第三節 碳水化合物對牙菌斑生物膜的影響
一、碳水化合物與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二、碳水化合物對菌斑組成成分的影響
三、碳水化合物對菌斑pH的影響
第四節 碳水化合物致齲機制
一、糖酵解和產酸
二、合成細胞內多糖
三、合成細胞外多糖
四、為致齲菌的新陳代謝活動提供能量
第五節 碳水化合物與齲病的研究展望
第八章 齲病的早期預防
第一節 氟化物防齲
一、氟化物防齲的原理
二、氟化物防齲的方法
第二節 免疫防齲
一、免疫防齲的理論基礎
二、免疫防齲方法
三、免疫防齲中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節 天然藥物防齲
一、防齲天然藥物的篩選
二、天然藥物防齲活性成分分析
三、天然藥物防齲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四節 不同齲病類型的早期預防
一、兒童、成人和老人的齲病預防特點
二、繼發齲的預防
三、猛性齲的預防
第九章 齲病的診斷及易感性和風險評估
第一節 齲病的診斷
一、臨床診斷標準
二、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標準
第二節 流行病學研究
第三節 齲病易感人群與易感因素
一、特定人群的易感性
二、決定齲病易感程度的因素
第四節 齲病預測與評估
一、目的與要求
二、預測評估指標
第五節 齲病控制與預防
一、針對患者個體的齲病控制
二、人群的齲病控制
三、特殊人群採取特殊預防措施
第十章 牙體修復生物學原理
第一節 牙體修復學概念
第二節 牙體生物學基礎
一、牙釉質
二、牙本質
三、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