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新聞生產的視覺邏輯變遷 ISBN:9787507855333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王曉培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30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開始,視覺文化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成為我國社會文化的主導形態;我國新聞業經歷多次轉型,形成了全新的新聞秩序,視覺化成為重要的發展議題。本書以視覺化發展脈絡為主線,系統整合我國1990年以來新聞領域的主導視覺產品形態。通過對多樣產品背後主導技術話語的歸納和提煉,並將其納入技術可供性理論的分析框架,兼顧技術特性與新聞媒體的訴求關係,形成對技術話語變遷規律的總體把握。同時,本書還嘗試從視覺技術話語的演變,考察視覺化對新聞邊界和相關理論的解構與重構,為形成根植于中國的本土化新聞理論奠定基礎。作者簡介 王曉培,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媒體時代的視聽傳播、國際傳播。目前,累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SSCI、CSSCI論文30餘篇,出版教材2部,主持國家社科青年課題1項。其代表作曾獲國家廣電總局第六屆飛天電視劇論文評選三等獎、青年新媒體學術研究「啟皓獎」學術新秀獎等。目錄 緒 論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圖像宰制的世界 二、回望:我國新聞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對象 一、研究問題與範圍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主要創新與不足 第一章 信息生產的視覺轉向 第一節 視覺之辨 一、知覺與理性的彌合 二、文化的圖像轉向 三、後現代、景觀與擬像 四、視覺文化研究概述 第二節 技術作為視覺轉向的重要動力 一、技術發展與視覺化趨勢 二、視覺技術與社會的互構 三、技術模態的理論基礎:可供性理論 第三節 中國新聞生產的視覺技術話語 一、新聞生產研究綜述 二、新聞報道的視覺化趨勢 三、新聞視覺形態發展概述 四、三套主導的視覺技術話語與分析框架 第二章 視覺的基本語法:蒙太奇與新聞敘事的再造 第一節 理論溯源: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 一、「蒙太奇」的誕生 二、蒙太奇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蒙太奇在中國新聞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一、艱難起步:新聞蒙太奇意識缺位 二、走出陰影:新聞蒙太奇思維的逐步確立 三、新形態與新聞蒙太奇的新發展 第三節 新聞蒙太奇的可供性分析 一、信息新奇化 二、重塑時空 三、拼貼整合 四、統制意義 五、刺激情緒 第三章 信息之美:數據可視化與新聞的交互生產 第一節 數據可視化的發展 一、可視化的發端:從地圖說起 二、可視化之辨:定義與類型 三、數據可視化與新聞 第二節 數據可視化在中國新聞領域的應用 一、前奏:數據與圖表 二、起步階段:數據意識不足 三、成熟階段:可視化思維的不斷強化 第三節 新聞數據可視化的可供性分析 一、信息科學化 二、時空多元化 三、可視化敘事 四、交互協作 五、具象化情感 第四章 「牆」的打破:虛擬現實與新聞的多模態體驗 第一節 虛擬現實的起源與發展:當夢想照進現實 第二節 虛擬現實技術概觀 一、相關技術定義 二、虛擬現實系統的分類與特性 第三節 虛擬現實與新聞:沉浸式新聞及其應用一、定義與特徵 二、全球視野:西方媒體的沉浸實踐 三、本土實踐:中國的應用與發展 第四節 虛擬現實的可供性分析 一、升維信息 二、超越時空 三、身體敘事 四、「適人化」交互 五、共情 第五章 從旁觀到浸潤:視覺邏輯的演進規律 第一節 視覺技術可供性變遷的四個面向 第二節 時空關係的解構與重構 一、液態空間與「無時間之時間」 二、時空關係的再造 第三節 認知維度的拓展與深化 一、接合感官:「超能」的身體 二、訴諸感性:構建「想象的共同體」 第四節 多元交互的敘事與對話 一、信息庫與個體化敘事 二、「物的語言」與互動對話 第五節 人機邊界的消解與融合 一、媒介的融合與泛在 二、後人類與人機智能的耦合 第六章 流動與重建:新聞生產的視覺邊界 第一節 發掘新聞本質:對生命的關切 第二節 視覺客觀性體系 一、事實性 二、公正性 三、透明性 第三節 新聞價值的新發展:視覺新聞價值 一、中外新聞價值研究綜述 二、視覺新聞價值:新要素的出場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