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ESG與可持續披露準則研究 ISBN:9787522331973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 著編譯者:黃世忠 葉豐瀅著 頁數:79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33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五篇,分別為歷史沿革與基本理論分析、國際準則與歐盟準則研究、氣候披露與漂綠行為研究、最佳實踐與典型案例分析、中國準則制定戰略與挑戰。衷心希望本書能夠為學界和業界了解國內外ESG/可持續披露準則的歷史演變、前沿動態和熱點難點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為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作者簡介 黃世忠,男,1962年生,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現任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院長、廈門大學會計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曾任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諮詢委員會委員、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委員、福建省註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中國銀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主席等。現兼任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財政部會計標準戰略委員會委員、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審計準則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會計學會常務理事和企業會計準則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福建省會計學會副會長。 主要從事報表分析、財務舞弊、企業合併、合併報表、國際會計、會計準則、新經濟企業會計問題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1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在《會計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10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學術著作18部、譯著4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成果獎10餘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全國首批會計名家,入選2017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和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目錄 第一篇 歷史沿革與基本理論分析可持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緣起和演進 一、森林過度砍伐與可持續性觀念的形成 二、從可持續性到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演進 三、總結與啟示 ESG理念與公司報告重構 一、ESG理念的歷史沿革 二、ESG報告的發展現狀 三、公司報告的未來展望 支撐ESG的三大理論支柱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其對ESG的啟示意義 二、經濟外部性理論及其對ESG的啟示意義 三、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及其對ESG的啟示意義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的倫理之爭——環境倫理學主要流派綜述 一、引言 二、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 三、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 四、環境協同主義倫理觀 五、中國傳統文化的環境倫理觀 六、結束語 ESG視角下價值創造的三大變革 一、價值創造導向從單元向多元轉變 二、價值創造範疇從內涵向外延拓展 三、價值創造動因從內部向外部演化 四、結論與啟示 ESG報告基本假設初探 一、問題的提出 二、會計主體假設的不足與外部性假設的提出 三、持續經營假設的不足與適應性假設的提出 四、會計分期假設的不足與前瞻性假設的提出 五、貨幣計量假設的不足與多重性假設的提出 六、結論與啟示 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目標設定研究 一、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主要使用者 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範圍 三、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作用 四、結論與建議 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徵評述 一、可持續發展信息的基礎性質量特徵 二、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提升性質量特徵 三、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徵評述 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雙重重要性原則評述 一、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重要性相關概念 二、對重要性的差異化界定及其影響分析 三、準則制定必須遵循的九條重要性指引 重要性的不同理念及其評估與判斷 一、財務報告中的重要性 二、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重要性 三、結論與建議 可持續發展報告與財務報告的關聯性分析 一、引言 二、可持續發展報告與財務報告的交集關係 三、可持續發展報告與財務報告的互補關係 四、可持續發展報告與財務報告的關聯路徑 五、結論與啟示 第二篇 國際準則與歐盟準則研究 第三篇 氣候披露與漂綠行為研究 第四篇 最佳實踐與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篇 中國準則制定戰略與挑戰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