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體長調的抒情美典研究 余佳韻 978755064174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鳳凰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詞體長調的抒情美典研究
ISBN:9787550641747
出版社:鳳凰
著編譯者:余佳韻
叢書名: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叢
頁數:2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8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之主題既為「長調」,在設計上,首先釐清長調內涵,述及歷代詞話詞評以及抒情美學等圍繞小令與長調二類詞體所衍生的種種論辯。其次論及長調結構,從過片與領字切入,研究長調結構的抒情特質及其藝術效果。接著討論長調中的時空敘寫安排與美典形成的關係,最後討論詠物詞此一主題蘊含的文化意識與美學追求。與前兩章的時空安排與章法結構不同,詠物詞為詞人象徵和隱喻的最高藝術表現,不僅在南宋中後期為詞人抒情的主要素材,亦開啟了後代,尤其是清人好為詠物詞的趨向,故有獨立探討的價值。透過以上長調發展脈絡的梳理,能夠較完整地呈現長調美典的抒情內涵及體勢意義。

作者簡介

余佳韻,台北人,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日本大阪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外國人招聘研究員及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訪問研究員。現為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詞學與文學批評、嶺南文學與文化及日本江戶至明治詞學傳播。編有《承繼與創新:中國文學研究的再反思青年學者會議論文集》。著有學位論文《清代詞學的南北宋之爭》及《試論陳澧之詞學觀:以新見抄本為中心》、《流離與回返:廣東文人汪兆鏞及其文學研究》、《道咸時期嶺南詞壇之考察:以陳澧及其交遊為中心》、《世變的記憶:廣東文人屈大均的戰爭敘事》、《斷片、重組與追述:夢窗詞的回憶書寫》等期刊論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題旨的取用與說明:「長調」、「慢詞」的界義
第二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內容旨趣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長調鋪敘美典的成形——由傳統詞論談起
第一節 「婉約」本色下的「鋪敘」美典
第二節 宋人詞論中的「長調」
第三節 明清以後的「長調」論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詞體長調的美感結構(一)——「過片」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間架」之確立——「過片」的義界
第三節 過片類型與抒情效果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詞體長調的美感結構(二)——「領字」
第一節 領字的義界範圍
第二節 領字景語的組成形態
第三節 領句景語的組成形態
第四節 領字的節奏與聲情表現——高低相配
第五節 領字與長調「詩意」的形成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長調的時間意識、回憶與抒情
第一節 長調的「回憶」書寫
第二節 回憶、重遊與自省——長調時間意識的轉變
第三節 回憶與「游」的歷程
第四節 回憶的廢墟——時間的平行對照
第五節 抒情方式的轉變——時間成分的轉移
第六節 結語
第六章 長調的空間抒情表現
第一節 空間景象的書寫意義
第二節 唐五代到北宋前期——以閨閣為主的空間場景
第三節 長調的空間鋪陳特徵
第四節 「清虛」的空間呈現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詠物長調的抒情美典
第一節 沉迷與耽溺——對「物」的關注
第二節 借物移情至寄託隱喻
第三節 結語
第八章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試論稼軒詞中之「春歸」意義及其婉約表現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試問春歸誰得見——春日的迷離光景與躍動感
第三節 詠嘆春歸——婉約情態的具體表現
第四節 結論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