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 艾朗諾 97875732122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
ISBN:9787573212245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艾朗諾
頁數:5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6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宋代文史哲愛好者
斯坦福大學艾朗諾教授是美國知名漢學家,他的蘇軾研究無論在問世的當時還是出版漢譯本的此刻,都極具學術和學術史意義。是英語世界,比林語堂《蘇東坡傳》更權威的蘇軾傳記,也堪稱20世紀海外蘇軾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書以生平履歷與各體文藝創作為經緯,為蘇軾立了一部細節滿滿的傳記。主要涉及進卷文章與思維世界、變法浪潮下的言論與寫作、地方上的善舉與佛教信仰、書畫與元祐文人的群體認同、貶謫文學與詩詞新變等。

內容簡介
《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全面展現蘇軾多樣化的身份和成就。一方面側重於政治履歷,勾勒了蘇軾的生平大事,如考科舉應制科試、參与朝堂黨爭、主政地方、遭受貶謫等;另一方面,逐一探討了蘇軾的詩、詞、奏疏、策論、書畫題跋、經學註疏等各體著述。可以說,在這部細節滿滿的蘇軾傳記中,艾朗諾教授以海外漢學家的智慧,很巧妙地講述了那些「雖然經常被提及,但卻從未被詳細講述過」的蘇軾故事,展現了蘇軾面對人生絕境的智慧與力量。復旦大學趙惠俊副教授的細緻翻譯和精彩譯後記亦為之增色。

作者簡介
艾朗諾(Ronald Egan),曾先後執教於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曾任《哈佛亞洲研究學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執行編輯,美國東方學會(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會長。現為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系漢學教授。尤精於宋代文學、宋代美學與宋代士大夫文化的研究。曾譯有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管錐編》選譯,1998)、The Works of Li Qingzhao(李清照集, 2019)。出版專著包括:《歐陽修的文學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984);《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1994);《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2013)。
趙惠俊,1990年生於江蘇南京,201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詞學、宋代文學與文獻,兼及通俗文學研究。著有《朝野與雅俗:宋真宗與高宗朝詞壇生態與詞體雅化研究》,與人合譯《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另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鳴謝1
引言1
第一章 雛鳳之聲:賢良進卷中的策論8
論禮、性以及為政15
論歷史人物24
《留侯論》31
第二章 國政主張:反對新法38
變法初期發表于京城的異議46
作于地方的諷喻詩53
烏台詩案61
第三章 蘇軾的知識論與自我論71
對於新學以及其他哲學思潮的批判73
《東坡易傳》與《東坡書傳》87
「道」與「性」94
陰陽調和97
「無我」104
第四章 再登朝堂:元祐時代的黨爭110
與司馬光之間的分歧111
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
與程頤之間的論爭120
「以白為黑,以西為東」126
第五章 知州與謫臣:地方政務上的表現139
在杭州的飢荒賑濟139
知州任上的其他政務表現158
以個人身份主動參与的地方事務165
第六章 千手千眼:佛教對蘇軾的影響172
作為核心佛法要義的慈悲173
禪?凈土?菩薩181
無心與應物190
「不執」198
未曾消逝過的疑慮203
第七章 胸中水鏡:蘇軾的詩211
遊戲文字211
詩人眼中的世界221
情的難題241
第八章 貶謫時期的文學251
蘇軾的謫居境況252
哲學思考及其局限269
東坡?陶淵明?堅定的滿足感277
超越塵世286
怨憤與反抗之詩301
第九章 書法與繪畫310
拓展改進古文家的書學主張317
自出新意324
落筆的瞬間330
兩種繪畫技法336
所繪之物的人格品性寄寓341
理?寓?識348
畫與詩352
動機之問355
第十章 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東坡詞里的自我抒情368
革新詞體的原因376
小令:漫步于塵世393
慢詞:幽寂昏暗的場景與閃現其間的思辨402
結語417
對於蘇軾的早期評價417
內心充滿矛盾的藝文追求432
「文」的意蘊所指439
多維視角的認知功效445
引用書目456
標題索引479
專名索引484
譯後記趙惠俊 514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