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家發展的道路 ISBN:978752282787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楊虎濤 頁數:3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7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政治經濟學、演化發展經濟學、比較政治學的視角,分析了國家成功(國富)與失敗(國窮)的道路。 國富國窮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循環累積的結果。本書以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二戰以來成功國家的發展道路為比較對象,在解讀中國道路的過程中,深刻總結了成功國家必備的相關要素,如國家的建制性能力、與技術浪潮發展趨勢相對應的高質量經濟活動等。 理解中國道路,就需要理解中國國家能力的特質,需要理解從重工業優先到新質生產力的長期推進過程;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也需要超越傳統的發展型國家理論,從國家主體、制度和體制特徵上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及意義。作者簡介 楊虎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外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經濟思想史學刊》副主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演化經濟學年會主席,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治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外國經濟思想史與當代流派的研究,近年來主要進行數字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國家能力等相關問題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重大項目子課題多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市軟科學重點項目多項,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經濟日報》(理論版)等報刊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目錄 第一章 國家成敗:不同的解釋第一節 國家的視角 第二節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及其失敗 第三節 經濟活動的「質」是決定性的 第二章 循環累積:唯物史觀的分析框架 第一節 政治秩序論與經濟決定論的不足 第二節 回到唯物史觀 第三節 循環累積:社會、經濟與政治 第三章 國家與經濟發展:李斯特的思想譜系 第一節 李斯特:斯密的另一極 第二節 被曲解的和需要修正的李斯特主義 第三節 一再被強調的國家和逐步被重視的社會 第四章 理解中國:國家能力與國家治理 第一節 中國國家能力的特質 第二節 國家治理與基本經濟制度的協同演化 第三節 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良性互動 第五章 中國有何不同 第一節 發展型國家理論與中國發展 第二節 中國發展的特質 第三節 超越發展型國家: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意義 第四節 新自由主義:特徵與影響 第六章 從重工業優先到數字經濟:高質量經濟活動的選擇 第一節 高質量經濟活動的特定性 第二節 「從無到有」到「從大到強」 第三節 數字經濟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七章 樣本觀察:中國電網 第一節 電網:中國式現代化的典型樣本 第二節 中國電網的成就、歷史與關鍵特徵 第三節 中國電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