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懷素墓誌銘 (一函一冊) 陳麥青 97873082481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6,23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懷素墓誌銘 (一函一冊)
ISBN:9787308248129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陳麥青
叢書名:上海圖書館藏明拓孤本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7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懷素墓志銘》全稱「故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兼昭文館學士侍讀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贈潤州刺史馬公墓志銘並序」。不僅是原石早佚、現知僅存的明拓孤本,且隸書小字,秀勁清雅;點畫精美,饒有韻味。雖未署書者之名,但仍堪稱唐代墓誌中別具一格的稀見精品。

目錄
《馬懷素墓志銘》
《馬懷素墓志銘 附冊》

前言/序言
上海圖書館藏唐《馬懷素墓志銘》,全稱「故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兼昭文館學士侍讀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贈潤州刺史馬公墓志銘並序」。不僅是原石早佚、現知僅存的明拓孤本,且隸書小字,秀勁清雅;點畫精美,饒有韻味。雖未署書者之名,但仍堪稱唐代墓誌中別具一格的稀見精品。
據志文及新、舊《唐書》中馬氏列傳等所載,馬懷素(六五九-七一八)字貞規,又字惟白,潤州(今江蘇鎮江)丹徒人,寓居江都。早年曾師事以注《文選》著名的學者李善(六三?-一六八九),苦讀力學,博覽經史。既得前輩賞識並獲功名之後,又「以文學優贍,對策乙科」,乃出仕為郿縣(今陝西眉縣)尉。后歷任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修文館直學士、中書舍人等。唐玄宗開元初年,加銀青光祿大夫,為戶部侍郎,進封常山縣公。三遷秘書監,兼昭文館學士。開元六年(七一八)卒,詔贈潤州刺史,謐曰「文」,故後世又有以馬文公稱之者。而其一生宦跡政事中尤可一說者,即其在秘書監任上時,建言校理朝廷藏書,編修國家圖書目錄。獲准受命之後,即從各處召集如園子博士尹知章、四門助教王直、右率府胄曹參軍毋煲等一批學有專長之士,組成專門班子。雖未及有成而馬氏已先去世,但在後繼者元行沖、褚無量等組織協調之下,經分工努力,于開元九年(七二一)編成《開元群書四部錄》二百卷序例一卷,與後來毋煚領銜所編《古今書錄》,被推為唐代最著名的兩部官修圖書目錄,對後世目錄之學,皆具影響。而馬懷素的首倡籌晝之功,亦載入史冊。
清初葉奕苞(一六二九-一六八六)《金石錄補》卷十二中,曾著錄此志,題作「唐贈潤州刺史馬公墓志銘」。雖因全書體例而不錄全文,然其記該志「后雲維大唐開元六年歲次戊午十月辛酉朔十三日癸酉,葬于洛陽縣古城北五里雙樂村之原」,卻不見於後來嘉慶年間刊行的孫星衍《續古文苑》、官修《全唐文》,以及道光年間黃本驥《古志石華》等各書所錄該志文本之中。今上海圖書館藏拓本最後,正有葉氏所記文字,裱為四行;且「洛陽縣」下尚多二字,雖有泐壞,但仍隱約可辨,似當為「周公」。則葉氏當年所記,應皆本諸原拓。再由「如此巨碑,八分書不在韓、蔡之下,而缺書撰姓名,蓋家羽遐所藏拓本系俗工裝背,語句多訛,重加是正,前幅必為翦裁所失」諸語,又知其所依據者,為葉羽遐舊藏拓本。羽遐名侖,亦明末清初人。清吳定璋所輯《七十二峰足徵集》卷三十七中,記其人其事曰:「侖字羽遐,專志於學,敦篤友誼。壯歲游京師,與西寧侯宋裕本、恭順侯昊國華、給事中臨川傅右君、推官井研雷雨津、閩中劉同人、太原張九豐為最善性嗜六書,與趙靈均交。靈均父凡夫先生變玉筋為草篆,著《說文長箋》,靈均世其學,而羽遐能得其筆法。其八分書初規模宋比玉,而以文衡山為宗;后游虞山,見馮定遠,定遠通明六書之學,相與講貫源流派別,乃盡棄其所學。於是篆法一遵李斯玉筋,而八分以《尹宙》、《曹全》為歸。晚年八分書瘦勁古秀,迥非文、宋所可幾。有《佛母准提頌》、《鴛鴦塚碑》、《南葉螺峰阡石土地碑陰》,大得《曹》、《尹》筆致。北平有于奕正字司直者,好金石文字刻,聞羽遐名,因編《天下金石志》寄之。羽遐雖處貧,然見漢唐拓名碑,必典衣減食以相易。」今上海圖書館藏本中,未見任何葉氏舊藏之跡,則似可推知,明末清初間此志原拓存世,恐不止一本。至前揭孫氏《績古文苑》,以及很可能源自孫書的《全唐文》,乃至更后的黃氏《古志石華》等諸家錄文,為何皆未錄該志最後「維大唐開元六年」等三十八字,雖不得而知,然細校上海圖書館藏本,更知原拓能校正諸家錄文之處,還不盡於此。如各家錄文中「祖果願願學禮經」一句,拓本作「祖果願,顓學禮經」,證以志文銘辭中「從事顓禮」之語,知當從原拓;又「上以河南蝗旱,令公馳驛賑給」一句,拓本「上」字前並有「主」字,亦可參考。而今人周紹良、趙超兩位先生纂輯《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時,恐亦未見原拓,因從《古志石華》傳錄。然《古志石華》中此志錄文與原拓之間,似較孫氏《續古文苑》所錄,更多出入,如志文「以忠絞舉,除左鷹揚衛兵曹參軍」一句中,《古志石華》本奪「除」字;銘辭中「寵極韓賜」,《古志石華》本作「寵錫韓賜」,而《續古文苑》及《全唐文》所錄,則皆與拓本一致。
今存上海圖書館的《馬懷素墓志銘》拓本冊,高二十厘米,寬十厘米。共四十開,其中墓誌拓本十七開。每半開四行,滿行十一字。封面題籤為:「唐馬文公墓志銘,海內孤本。乙巳四月西蠡。」系晚清費念慈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手書。內葉有徐林署簽,日「唐秘書監馬懷素墓志銘,道光十三年夏問蘧題于百華庵。」另存「唐秘書監馬公墓志銘並序」隸書舊簽,署名處紙有破損,已不辨書者。惟此簽底端之外正對籤條的葉面上,恰有「雲美曾玩」朱文小印,故不知是否即如道光間昊志恭跋語中所稱「簽跋題識,雲美手筆也。」而雲美即明末清初舊藏此本、且擅隸書的昊門顧苓之字。冊中前後,並鈐有顧苓(雲美)、吳志恭(靜軒)、徐林、陳德大(子有)、湯炳(星若)、徐熙(翰卿)、劉履芬諸家鑒藏、觀賞印記。綜觀全冊,拓工精好,紙墨勻和;再讀諸跋,既有藏家自題,亦有為他人作者,且多名家,精彩紛呈。如冊后所存最早之題跋,為顧苓先後于崇禎庚辰(十三年,一六四?)三月及甲申(一六四四)長夏(已是清順治元年)所作。前者中特別指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