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文庫.正念系列-瑜伽休閒 吳聰 97872201330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人民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瑜伽文庫.正念系列-瑜伽休閒
ISBN:9787220133039
出版社:四川人民
著編譯者:吳聰
叢書名:瑜伽文庫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9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休閑學、瑜伽哲學理論研究者,瑜伽愛好與實踐者
探索和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瑜伽哲學和休閑學的基因和共性。休閑與瑜伽在促進人們心靈健康、緩解壓力和焦慮等精神層面交融契合、和諧統一。通過古瑜伽的瑜伽觀香、脈輪調息等實踐方法配合焚香練習,可以磨練人們的身心靈,開闢一條提升生命能量的新路徑。這彰顯了瑜伽休閑作為獲得生命圓滿這樣一種藝術的生命力。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休閑學視域研究瑜伽,提出了瑜伽休閑的四個境界觀,指明了抵達*高生命休閑境界的實踐路徑。
上篇闡述並總結瑜伽休閑哲學思想,探討休閑和瑜伽的理論與現實意義;下篇詳細介紹古瑜伽中的瑜伽觀香、脈輪調息法、大休息術等實踐方法。
通過瑜伽休閑,人們可以緩解現代生活中的身心壓力和焦慮,促進身心靈的健康,臻達生命圓滿之境。

作者簡介
吳聰,浙江大學哲學碩士,17年瑜伽教練,精通瑜伽各大流派體系,高級香道師,研究瑜伽哲學和中華香道,專註于探索、親證身心靈成長臻達生命圓滿之路。

目錄

目錄
導論001
上篇理論篇
第一章 休閑與瑜仰011
第一節 "微時代"下的新式休閑014
第二節 人的休閑019
第三節 休用境界031
第二章 瑜伽休閑境界觀036
第一節 瑜伽的休閑狀態037
第二節 瑜伽哲學中的"三德"043
第三節 瑜御哲學中的休閑境界觀049
第三章 《瑜伽經》的瑜伽休閑哲學思想解析 053
第一節 《瑜伽經》的休閑目標054
第二節 《瑜伽經》:瑜伽休閑實踐的八支法 063
第三節 瑜伽休閑的價值和意義072
下篇實踐篇
第四章 瑜伽休閑之相應081
第一節 芳香療法083
第二節 《薄伽梵歌》——相應瑜伽之主 087
第三節 焚香效應 097
第五章 瑜伽觀香099
第一節 瑜伽觀香機理 100
第二節 瑜伽觀香的要求和練習106
第三節 瑜伽觀香步驟 114
第六章 瑜伽休閑之調息法122
第一節 香之於瑜伽休閑 122
第二節 三脈七輪125
第三節 調息——生命的呼吸141
第四節 脈輪調息法148
第七章 瑜伽休閑之體位法166
第一節 測試體質168
第二節 不同體質的瑜伽休閑體位法172
第八章 瑜伽休閑之大休息術177
第一節 大休息術179
第二節 大休息術是正心、正念的練習195
參考文獻 200
后? 記 211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瑜伽休閑
休閑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休閑學的研究是對人類命運的一種思考,人究竟該怎樣度過一生?毋庸置疑,人人都希望幸福快樂地度過這一生。幸福快樂的定義因為人的精神境界不同,而有所差異。休閑學之父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尼各馬可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得到幸福;托馬斯·古德爾、傑弗瑞·戈比在《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一書中闡述了「什麼是快樂、幸福、休閑、美德和安寧的生活。幸福是重要的,因為幸福的目的就在於其自身」。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閑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由此可見,休閑是幾千年來人類文明進化的一部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擁有了更多的休閑方式,休閑也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學的研究已經涉及休閑美學、休閑經濟學、休閑哲學、休閑社會學等各個學科領域,是國內外專家學者們關注的學術研究熱點。
「世界是永恆的,資源是充分的,慾望是無限的,而人生是短暫的,人的生命成本是極其有限的。正是有限的生命成本(稀缺的人力資源)成為人類實現快樂最大的根本約束條件。」陳惠雄教授在她的著作《快樂原則——人類經濟行為的分析》中,闡述了個體有限生命達到最大化的快樂是性命攸關的問題。人的時間非常有限,要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珍惜當下,故研究休閑具有現實意義。美國心理學家、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代表埃里希·弗羅姆(ErichFromm)深刻地指出:「人類肉體上的生存取決於人能否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心靈。」由此可見擁有休閑的生活對個體生命的重要性,它可以讓心靈得到成長、改變。如何休閑地度過一生,從休閑境界觀來看,首先,要利用閑暇,發展興趣愛好,開發智力和個性,在精神上獲得內在的自由,掌控自己的自由;其次,休閑是個人自由意志愉悅的心理產物,是在經濟和健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發參与選擇休閑活動;最後,休閑是一種能獲得幸福感的精神慰藉,選擇利於身心靈的休閑活動是抵達休閑最高境界的方式。
休閑和瑜伽之間的共性:所有人休閑的共同目標都是趨向喜樂,避開痛苦,獲得生命的幸福和圓滿。經由各種瑜伽修鍊得到自我證悟的先人們,通過瑜伽哲學向人們闡明了通過瑜伽這樣的路徑,個體生命就走向了通往幸福以及臻達生命圓滿之路。從個人精神層面理解休閑和瑜伽,休閑為人類的精神創造了空間和時間,瑜伽為人類精神的實踐提供了路徑,瑜伽和休閑的結合是完美的生活和生命的融合。休閑和瑜伽都是對肉體和靈魂的探索,共為人類的精神家園。

前言/序言
導論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休閑史。繁盛的物質和發達的科技將人類從勞頓中解脫出來,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光。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我們的工作,是為了得享閑暇。馬克思認為休閑是不被直接生產勞動所吸收,而是用於娛樂和休息,為了自由活動和發展智力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並強調這才是人類真正的財富。20世紀以來,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交通的便利化和通信技術的發達,以及網際網路、大數據和AI革命的迭代,「微時代」到來,休閑活動快速、廣泛地滲透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休閑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學的研究已經涉及休閑美學、休閑經濟學、休閑哲學、休閑社會學等各個學科領域,是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們關注的熱點。
國內外關於瑜伽和休閑的研究有很多,但關於瑜伽的休閑哲學思想目前在國內外鮮有專門的研究。
瑜伽起源於印度,瑜伽哲學跟中國古代哲學有相契合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出版了很多瑜伽哲學譯著作品,其中徐梵澄先生的譯著較為豐富,如《瑜伽論》《薄伽梵歌論》《神聖人生論》《瑜伽的基礎》《瑜伽箴言》《瑜伽書札集》《綜合瑜伽》《五十奧義書》等,還有諸如聞中譯著《印度生死書》《瑜伽:活在源頭的秘義》《行動瑜伽》等,黃寶生譯著《奧義書》《薄伽梵歌》《瑜伽經》,朱彩虹譯著《瑜伽與冥想的秘密》《觀念的力量:知識社會的瑜伽教育》《〈數論頌〉譯註》《帕坦伽利瑜伽經之光》,邱宏譯著《瑜伽哲學》《呼吸的科學》,陳麗舟、朱怡康譯著《瑜伽之心》,王晉燕譯著《瑜伽之光》,余麗娜譯著《瑜伽之樹》,饒秋玉譯著《阿斯湯伽瑜伽》等。近年來,浙江大學王志成教授主編「瑜伽文庫」「瑜伽哲學經典叢書」,翻譯了一大批思想卓越的瑜伽哲學作品,他譯著(含合譯)的有:《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權威闡釋》《薄伽梵歌》《哈達瑜伽之光》《奧義書》《冥想的力量》《至上瑜伽:瓦希斯塔瑜伽》《愛的瑜伽》《瑜伽之路》《吠陀智慧》等。王志成教授著力推動瑜伽中國化,代表著作(含合作)有:《阿育吠陀瑜伽》《生命的管理——〈瑜伽經〉72講》《健康的身體有趣的靈魂》《調息法70種》《瑜伽的力量》《瑜伽是一場冒險》《瑜伽之海》,譯註的作品有:《〈瑜伽經〉直譯精解》《智慧瑜伽》《瑜伽喜樂之光》《直抵瑜伽聖境》《智慧瑜伽之光》《喜樂瑜伽》等。
國內的休閑學思想研究始於杭州在2001年舉辦的首屆中國休閑經濟國際論壇,2007年浙江大學設立休閑學學科點,2008年正式招生,是目前唯一的休閑學碩士、博士學科點,已為中國休閑理論研究和休閑實踐管理培養了很多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具有代表性的休閑學思想研究著作有:龐學銓教授主編的「休閑書系」以及《休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潘立勇教授所著的《審美與休閑》《休閑文化與美學建構》及其主編的《休閑與文化創意》等,劉慧梅教授所著的《城市化與運動休閑》,郭魯芳教授所著的《休閑學(第2版)》,樓嘉軍編著的《休閑學概論》等。目前,國內已建設有系統、規範的休閑學學科。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休閑的歷史和人類歷史是同步的。這一領域權威性的著作有:美國休閑學學者傑弗瑞·戈比(GeoffreyGodbey)和托馬斯·古德爾(ThomasL Goodale)合著的《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傑弗瑞的個人著作《你生命中的休閑》《21世紀的休閑與休閑服務》,美國休閑學教授約翰·凱利(JohnR Kelly)的《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本傑明·亨尼科特(BenjaminHenicott)的《西方歷史上的休閑》,荷蘭文化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JohnHuizinga)的《遊戲的人》等著作。《有閑階級論》的作者托斯丹·凡勃倫(ThorsteinB Veblen)是學術界公認的近現代休閑研究的開啟者。西方有關休閑學文化和休閑思想的著作是著眼于西方的文化與休閑傳統,而不同文明有不同的休閑特性。
全球在面臨各種公共衛生挑戰和「微時代」的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下,人們壓力巨大,極度渴求促進身心健康、舒緩身心壓力和焦慮的休閑方式。對於生命的探索和追尋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瑜伽哲學和休閑學的基因和共性,瑜伽哲學和休閑哲學在這個時空中的相遇,是機緣使然,也是必然。基於此,瑜伽的休閑學研究視角是不可或缺的。本書從個人的身體層面、心智層面以及精神層面著重研究和探索瑜伽休閑作用於人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以此視域來探索研究瑜伽的休閑哲學思想,嘗試提出新的休閑觀。
我閱讀了大量的瑜伽哲學、休閑學的相關書籍和文獻著作,重點閱讀了已出版的瑜伽大師帕坦伽利的《瑜伽經》的所有中文版本。在浙江大學圖書館和中國知網、國家數字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等數字文獻平台查閱、收集並整理大量有關休閑學和瑜伽學方面的文獻著作,歸納總結出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理論基礎。
上篇主要內容是從休閑學視域闡述瑜伽哲學思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闡述:第一,從人的休閑境界出發,梳理和解析了休閑和瑜伽的理論及現實意義;第二,基於瑜伽的聖經——帕坦伽利的《瑜伽經》和瑜伽哲學理論,提煉、闡述並總結瑜伽休閑哲學思想;第三,闡析《瑜伽經》中的休閑哲學思想,提出瑜伽休閑境界觀,並詳細論述其內涵,最後提出瑜伽的最高境界,也是休閑的終極目標。
下篇選取古瑜伽中經典的功法,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從實修、實練和實證、實感角度,闡述瑜伽休閑的實踐。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是人體的感官,瑜伽和休閑所做的一切都是身體、心靈的綜合感受。本書立足於瑜伽習練經驗和深度感悟,經過長達17年參与式觀察實踐,並以瑜伽哲學、休閑哲學等為理論指導,採用理論和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闡明瑜伽休閑實踐的功理和功法,為人們選擇瑜伽休閑來實現休閑境界的提升,從而達到生命境界提升,最終抵達生命圓滿的最高瑜伽休閑境界——「三摩地」境界,提供理論和實踐的依據。
下篇還詳細闡述了瑜伽作為休閑方式的實踐路徑,瑜伽休閑的實踐目標是清理大腦、凈化心靈,提升生命能量,從而升級休閑的境界,最終臻達「三摩地」休閑境界。本書涉及古瑜伽經典傳承的「一點凝視法」(Tratak)——瑜伽觀香、瑜伽脈輪調息法、瑜伽大休息術(Yoga Nidra)等,分享了阿育吠陀瑜伽體位法,但對瑜伽體位的講解僅略述一二,一是因為瑜伽體式對於初學者而言需要專業瑜伽老師面授、糾正,以避免傷害;二是因為瑜伽休閑強調修鍊瑜伽的實質,即,提升生命能量而非體能,大部分瑜伽體位法都是練習身體的體能;三是瑜伽休閑實踐的核心是從精神層面直接給受眾帶來心靈成長的益處。總之,儘管瑜伽休閑實踐中講述了瑜伽體位法的練習,但瑜伽休閑的實踐更側重生命能量的提升。
本書特色,一是從學術上,基於瑜伽哲學思想和休閑學思想的有機融合,初步提出瑜伽休閑哲學思想,從休閑境界視域,提出瑜伽休閑境界觀:答磨型休閑觀、羅闍型休閑觀、薩埵型休閑觀、三摩地型休閑觀,並闡述了瑜伽的最高境界三摩地,這也是休閑的最終目標。二是從實踐上,結合瑜伽實證、實練和實修、實感的經驗,包括國內外瑜伽士的經驗,首次闡述了瑜伽觀香的具體功理和功法,並融合芳香療法的精髓到瑜伽練習中,提出了「焚香效應」。重點講述瑜伽觀香、脈輪調息法、瑜伽大休息術的練習方法和實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瑜伽修持的實質。
瑜伽休閑哲學思想研究的意義:從生命本身來看,瑜伽休閑促進個人的身心靈健康,對引導人們將瑜伽作為個人休閑方式起到推動作用,促進個體的身心和諧;從社會角度來看,瑜伽休閑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所闡述的哲學理論對促進整個社會休閑行為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具有指導作用,打破人們對瑜伽只是健身、塑形,適宜女性練習的一種世俗化的認知,深入剖析瑜伽的實質是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從生態角度來看,瑜伽休閑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最高境界是瑜伽的三摩地境界,是永恆的極樂狀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讓人們體驗到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人與宇宙高頻能量相應的精神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說,瑜伽是人類經久不衰的休閑。期待更多人士進行瑜伽休閑哲學探討和研究。總之,瑜伽休閑哲學豐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