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國 (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97875598590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被遺忘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在美國
ISBN:9787559859068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頁數:4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5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大瘟疫遇到世界大戰,全景呈現一場大瘟疫抵達美國后的三波浪潮
從戰場到民間,從沿海到腹地,流感如拓荒者般踏入新大陸。
病毒屢次捲土重來,而人類對其所知甚少,幾乎毫不設防。
揭示美國軍民與無名敵人的纏鬥如何扭轉戰爭與和平,以及大流行對巴黎和會的戲劇性影響。
?直擊流感「高燒」現場,近距離觀察病患、士兵、醫護、官僚系統
儘管病毒能無差別地感染所有人,但恐懼、排外、信息閉塞與種族主義,使處於美國社會與領土邊緣的族群更加孤立無援。
在公海上浮沉的「幽靈船」,在城市中心的貧民窟,在世界盡頭的阿拉斯加與薩摩亞,流感罹難者幾近死無葬身之地。
比戰爭暴力更為致命的,是流行病與不平等滋生的結構性暴力。
各地公共衛生體系紛紛失靈,女性成為業餘志願者的主力,她們上門探訪、賑濟災民、縫製裹屍布和口罩,給予生者與餘眾安慰。
?禁足、口罩、隔離,自由、健康、生存,一場災難社會之下的價值觀之爭
在病毒學尚未成熟的時代,追溯流感元兇歷經數年,一度演變為信仰與理性的對立。
當疫情逼近,掌握消息的當局粉飾和平,召集數十萬人的自由公債遊行,使病毒伴隨愛國主義狂熱蔓延。
?《萬物皆可測量》《哥倫布大交換》作者克羅斯比代表作,細究人類記憶的獨特性質,破解大流行被遺忘之謎
流感研究的奠基之作,醫學史、軍事史、社會史的復調樂章。
號稱時代記錄者的菲茨傑拉德未置一詞,擅長晦暗敘事的福克納隻字未提,硬漢海明威筆下也未見提及,8個月奪走50萬性命的大瘟疫,被美國人集體遺忘。
狂熱與漠然,集體記憶與私人敘事,「迷惘的一代」筆下缺席的情感創傷,不可通約的遺忘。

內容簡介
從1918年8月到1919年3月短短的幾個月間,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球蔓延,至少造成3000萬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數還要多。而在美國,至少有50萬人遭遇不幸。然而奇怪的是,這一改變了戰爭進程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遺忘或者忽視。在本書中,克羅斯比不僅系統地描述了西班牙大流感在美國傳播的三波浪潮,討論了其對美國武裝部隊、主要城市和領土的影響,還分析了美國人為何對這一災難喪失記憶,以及由此帶來的後果。

作者簡介
作者 | 艾爾弗雷德·W 克羅斯比 Alfred W Crosby
美國歷史學家,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教授。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史研究,被視為環境史研究的奠基者。被芬蘭科學院頒授院士稱號。著有《哥倫布大交換》《被遺忘的大流行》《生態帝國主義》《萬物皆可測量》等。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西班牙流感速覽
第一章 巨大陰影
第二部分 西班牙流感:第一波浪潮,1918年春夏
第二章 流感病毒的發展
第三章 三處暴發—非洲、歐洲、美洲
第三部分 第二波和第三波浪潮
第四章 美國開始注意
第五章 西班牙流感席捲全美
第六章 費城的流感
第七章 舊金山的流感
第八章 前往法國途中的海上流感
第九章 流感與美國遠征軍
第十章 流感與巴黎和會
第四部分 測量、研究、結論和困惑
第十一章 統計數據、定界與推測
第十二章 薩摩亞與阿拉斯加
第十三章 病毒的研究、挫折與分離
第十四章 1918年的流感向何處去?
第五部分 后 記
第十五章 人類記憶特質探究
注 釋

精彩書摘
第十五章 人類記憶特質探究
研究美國人在1918年和1919年的記錄,就像站在高山上,看著一支由許多船隻組成的艦隊駛過一股險流,而水手們卻沒怎麼留意。他們緊握舵柄,注視羅盤,盡職盡責保持航線。從他們的良好視野來看,航線似乎是筆直的,但我們可以看到,隱秘的水流正將他們沖向下游遠處。洶湧的水流淹沒了許多船隻,水手也溺死了,但其他船隻卻沒有察覺。其餘水手仍專註著維持自身的航線,堅定不移。
關於西班牙流感的一個重要的、幾乎不可理解的事實是,它在一年或更短時間內殺死了數百萬人。未曾有過其他傳染病,或戰爭和飢荒,在這麼短時間內奪走了這麼多生命。然而,它從未引起畏怯,在1918年及之後、在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公民中都沒有。人們不知如何應對他們的疑惑和恐懼,但這不能歸於信息匱乏。在1918年沒有陷入混亂狀態的每一個技術先進的國家,西班牙流感造成的破壞都被記錄在大量公布的統計數據中。
這場流感以一己之力將1918年推回19世紀。美國陸軍在1918年死於疾病的人數比1867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多。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新奧爾良、芝加哥和舊金山的死亡率都沒有這麼高;費城1918年的死亡率超過了1876年傷寒和天花疫情以來的任何年份。1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使得美國48家人壽保險公司中的37家不得不減免分紅。在1918年10月30日那周,美國恆信人壽保險公司收到的死亡索賠數比1917年同期高出7 45倍。1918年10月1日至1919年6月30日期間,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處理了6 8萬份死亡索賠,總金額比精算師預期的多出2 400萬美元。2
1918年底,美國精算學會主席亨利·莫伊爾估算,這場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數為40萬。人壽保險公司提供的數據表明,流感死者的平均死亡年齡是33歲,而保戶通常的死亡年齡是55至60歲。他判斷每個流感患者的平均壽命損失為25年,於是美國社會損失的壽命總計為1 000萬年。而此時,西班牙流感還有一波還沒來到。3
因這場大流行,許多人都呼籲對流感開展全面研究、大規模擴大公共衛生部門的規模和權力,並自信地預測政府將為此慷慨撥款。美國醫學會前主席維克多·C 沃恩稱,醫生對流感的了解並不比14世紀佛羅倫薩人對黑死病的了解更多,既然「我們已擊退德國人」,就應當把力量轉向呼吸道疾病,「直到有所成就為止」。軍醫署長布盧呼籲成立一個集中的國家衛生部門,其權力應當遠超美國公共衛生署之前或之後的權力。生物統計學大師雷蒙德·珀爾預言,這場大流行將激勵全球衛生學家提出類似拯救凡爾登戰役的口號:決不讓敵人通過(Ils ne passeront pas )。4
1918年11月《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一篇社論稱:
為抗擊敵人提供了150億資金的美國人民,將很容易看到適當資助抗擊這種疾病是明智的,它在兩個月內殺死的美國人是那些德國人一年內殺死人數的數倍。
美國醫學會敦促聯邦政府撥款150萬美元用於查明流感起因。1919年1月,艾奧瓦州得梅因的《新聞報》直言不諱地指出,找到治療流感的方法關乎成千上萬美國人的生命,這樣的事情沒法靠個人努力,國會應該撥款500萬美元支持流感研究。一個月後,俄亥俄州的立法機構向國會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要求撥款同等的金額。5
同年晚些時候,俄亥俄州議員費斯提議,向美國公共衛生署撥款150萬美元,用於調查流感、肺炎及相關疾病之謎。得克薩斯州參議員謝潑德和俄亥俄州參議員哈丁(不久后便入主白宮)提議撥款50萬,以找尋流感的起因和治療方法,財政部長卡特·格拉斯表示贊同:「這幾乎是聯邦資金最有效也最有價值的用途了。」6
人們花費了大量精力來揭開流感之謎。1918年秋天,在美國公共衛生署的領導下,出現了公共和私人研究的高潮。似乎全國所有的生命科學機構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轉而研究流感,許多機構以驚人的速度生產疫苗,但全無用處。隨著大流行的消退,聯邦政府的各個機構,包括民事和軍事機構,或獨立或合作,都去收集和分析大流行的統計數據。紐約州州長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調查研究西班牙流感的起因、預防和治療。美國國家醫學院撥出款項,為大流行的流行病學和細菌學的重要總結做準備工作。美國公共衛生協會任命了委員會來調查西班牙流感的細菌學、統計數據、預防措施等方方面面。1918年秋天,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在欣欣向榮之際遭遇了滅頂之災,作為一項務實的商業策略,它將資金投入了流感研究。7
但是,與此後為抗擊脊髓灰質炎、心臟病和癌症等威脅所做的工作相比,這一切都微不足道,而且這種努力缺乏協調、資金不足、力量薄弱。國會沒有為流感研究提供任何特別撥款。隨著人口增長和對公共衛生重要性認識的逐步提高,美國公共衛生署的撥款繼續穩步上升,但大流感並沒有刺激撥款大幅增長。在20世紀20年代,公共和私人在醫學研究方面的總支出僅為「二戰」后的五十分之一。而美國科學家與英國科學家不同,沒有構想出計劃來哄勸愛狗人士資助那類實際上針對流感的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