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探微-為政之要 惟在德人-川北通江縣的政權建設研究 (1950-1956) 9787515412641 何志明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當代中國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史探微-為政之要 惟在德人-川北通江縣的政權建設研究 (1950-1956)
ISBN:9787515412641
出版社:當代中國
著編譯者:何志明
叢書名:國史探微
頁數:3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8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國史探微-為政之要 惟在德人-川北通江縣的政權建設研究 (1950-1956) 787515412641 何志明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川北通江縣基層新政權建設、基層幹部培養的歷史展開。除緒論和結語外,全書共分六章,按照時間順序分別對通江縣的縣情與幹部基礎、南下幹部接管、幹部培養與教育等進行了研究。在這一過程中,新幹部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新政權的政治合法性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全書通過勾勒這一歷史過程,深刻闡發了「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深刻道理,有助於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篤定信仰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加深對於「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這一論斷的認識和理解。

作者簡介

何志明,1984年生,四川通江縣人,博士,現為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共黨史與中國政治研究,目前已經在《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緣起與術語
一、緣起
二、術語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國內
二、國外
三、當下研究特點
第三節 研究內容
一、結構
二、特點
三、文獻
第一章 通江縣的基本概況與既有幹部基礎
第一節 歷史沿革及社情民情
一、歷史沿革
二、社情民情
第二節 1950年前通江縣的黨組織
一、蘇區時期的通江黨組織
二、川北工委時期的通江地下黨
第二章 南下幹部主導下通江縣政權的接管
第一節 接管初期各方幹部的互動磨合
一、接管過程中的權力分配
二、接管初期南下幹部的心態
三、民主人士幹部的安排
第二節 幹部的緊缺現狀及其初步解決
一、「量少質弱」
二、留用舊職員
三、吸收新幹部
四、小結
第三章 建政初期的通江縣鄉村幹部培養及其教育
第一節 特殊的幹部培養器皿:農協會
一、農代(協)會的組織
二、農協幹部的初步更替
三、發現與培養婦女幹部
第二節 鄉村幹部的技能訓練和人事更替
一、從「學開會」到「會開會」
二、培育鄉村「小領袖」
三、鄉村權力結構重組
第三節 土改后鄉村幹部的思想教育
一、土地私有制與集體化目標
二、「換班」:土改后的通江鄉村幹部心態
三、思想規訓中的社會主義遠景教育
四、小結
第四章 土改中的特殊幹部隊伍——工作隊
第一節 土改工作隊的組建與派出
一、機構設置及其職權
二、人員遴選與前期訓練
第二節 作為幹部培養平台的工作隊
一、成員的思想動態
二、技能習得與鞏固
三、土改后的工作去向
第三節 「母雞帶小雞」:工作隊與鄉村幹部選拔
一、包辦代替及其糾正
二、「訪苦」與「引苦」
三、傳、幫、帶
四、小結
第五章 基層權力重構:農村建黨與鄉村幹部成長
第一節 土改后通江農村建黨的全面展開
一、干群對共產主義的既有認知
二、構建「共意」:建黨訓練班
三、互助合作背景下的農村建黨
第二節 「紮根子」:鄉村權力結構中的農村黨組織
一、入黨積極分子的遴選與訓練
二、組織末梢延伸:農村支部
三、支部的實際效能:以統購統銷為例
四、區委對於農村支部的管理
五、小結
第六章 普選建政:鄉村幹部的民主實踐
第一節 普選前奏:划鄉建政中的幹部選舉
一、土改后的划鄉建政
二、鄉村幹部選舉的嘗試
第二節 鄉村普選的動員與實際運作
一、鄉村干群對於普選的認識
二、普選的宣傳與動員
三、基層普選的運行
第三節 鄉村幹群關係協調:普選中的國家、幹部與選民
一、普選前夕鄉村的幹群關係
二、干群矛盾的調解
三、違紀幹部檢討及其處理
四、小結
結語
第一節 基層幹部的地方化與中央化
第二節 鄉村幹部的生成模式
第三節 「國家幹部」的誕生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