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與分的變奏-黃河治理簡史 趙煒 97872250651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青海人民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束與分的變奏-黃河治理簡史
ISBN:9787225065144
出版社:青海人民
著編譯者:趙煒
頁數:2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5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束與分的變奏:黃河治理簡史》內容記述中國人民治理黃河從中華民族文明史初創開始,至春秋戰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乾盛世,前人歷經坎坷艱辛。歷代治理有成功的輝煌,也有失敗的悲劇,而更多的是,管中窺豹,透過這些實踐探索,了解古人先賢對這條最為複雜難治河流規律的不斷認識,感知母親河滋養兩岸文明發展的步伐,表現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風貌,透過本書若干歷史事件,頌揚民族的脊樑,讓人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以史為鑒,警示後人要以國家人民利益為根本準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總結古代黃河治理經驗的專著。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黃河的亂與治一直是古人最為關切的現實問題。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從先秦治水開始,一直講到清末黃河最後一次大改道,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古代在「束與分」的理念下,不斷治理黃河的歷史。作者通過對前人治河經驗的梳理,總結出了「跑、壅、堵、障、疏、分、束」等歷代治理黃河的措施。透過這些實踐探索,可以了解前人對這條最為複雜難治河流規律的不斷認識,感知母親河滋養兩岸文明發展的步伐,彰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風貌,為現代治理黃河提供寶貴的借鑒。

作者簡介

趙煒,河南武陟人,社會科學研究員、河南黃河河務局辦公室一級調研員、黃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長河驚鴻——黃河歷史與文化》《龍行大地——黃河歷史與文化》等2部。主持或參与完成的著作有《人民治理黃河六十年》《民國黃河史》《河南黃河之最》等16部;主持或參与完成的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5項。有關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6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先秦時期——艱難的探索
傳說中的堤防
召公的勸說
管仲的貢獻
盟約中透露的信息
自負的白圭
與水爭地的工具
以水代兵
秦始皇跑馬修金堤
第三章 漢宋——爭議中前行
治堤歲費且萬萬
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堵口是個技術活
賈讓的「治河三策」
諱言堤防
千里長堤
揭秘「十里立一水門」
版築不時操
堵口關乎國事
宰相與黃河
三次回河之爭
高超合龍門
堤防省而水患衰
埽工正式得名
把堤穩固下來
賈魯堵口
被黃河湮沒的濟水
神秘的大邳山
第四章 明代——實踐中完善
分流治河
太行堤
劉天和及其《問水集》
罷官罷出的治河專家
萬恭的治河觀
以問題為導向
借來的力量
淤灘固堤
減水壩
千載識堤第一家
河議辨惑
河運之關係
開封城的滅頂之災
第五章 清代——治河的首選
康熙與「河務」
黃金搭檔
父子河官
郭大昌傳奇
治河之要務
逢口必堵
改道為上
人工改道
腐敗的河政
近代西方人士對治黃的研究
附錄一 本書主要人物
附錄二 黃河堤防大事年表
附錄三 人民治黃以來下游堤防增高了多少
附錄四 河南黃(沁)河堤防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附錄五 王化雲在黃河治理方略上的探索與實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