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學引論 潘知常 97875500467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NT$31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生命美學引論
ISBN:9787550046719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著編譯者:潘知常
頁數:3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9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生命美學從立足於「實踐」轉向立足於「生命」,從立足於「啟蒙現代性」轉向立足於「審美現代性」,從「認識一真理」的地平線「乾坤大挪移」到了「情感一價值」的地平線。生命美學不是關注人類文學藝術的小美學,而是關注人類美學時代美學文明、關注人類解放的大美學。 生命美學的全稱是「情本境界論」生命美學或者「情本境界生命論」美學,其中的「情本」(「興」)、「境界」(「境」)、「生命」(「生」),都正是源自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範疇一「興」(「情本」)、「境」(「境界」)、「生」(「生命」)。因此,生命美學是中國美學傳統的弘揚與傳承。 生命美學從五個方面根本區別於實踐美學:1 以「實踐的人道主義」區別於實踐美學的「實踐的唯物主義」;2 以「愛者優存」區別於實踐美學的「適者生存」;3 以「自然界生成為人」區別於實踐美學的「自然的人化」;4 以「我審美故我在」區別於實踐美學的「我實踐故我在」;5 以審美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必然與必需區別於實戰美學的審美活動是實踐活動的附屬品、奢侈品。 生命美學:「萬物一體仁愛」的生命哲學+「情本境界論」審美觀+「知行合一」的美有踐履傳統。

作者簡介

潘知常,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城市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大學籌備委員會執行主任(2013年至今),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導(2007年至今),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創院副院長(主持工作,2010-2012);1992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3年被特聘為教授。歷任中國民主同盟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澳門比較文化與美學學會會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等。

目錄

第一章 生命美學: 「我將歸來開放」
一、「出自心靈,但願它能抵達心靈」
二、「真正的美學應該是光明正大的人的美學、生命的美學」
三、「美學的覺醒」
四、生命美學已經為自己贏得了應有的尊嚴
第二章 生命美學:從「康德以後」到「尼采以後」
一、「美學的終結與思的任務」
二、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美學家
三、美學的終結
四、四大轉換
五、思的任務:生命美學作為未來哲學
第三章 超越美學的美學
一、關於我的「生命美學三書」
二、「析骨還父,析肉還母」
三、生命美學的歷史貢獻
第四章 關於生命美學的「首創」與「獨創」
一、「首創」與「獨創」是美學研究的生命
二、完全無視生命美學的「獨創」與「首創」
三、生命美學的「首創」與「獨創」被肢解分化為別人的「首創」與「獨創」
第五章 生命美學:歸來仍舊少年
一、生命美學:曾經說過什麼
二、生命美學:想說的是什麼
三、生命美學:還能夠說些什麼
四、生命美學:「歷史開始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