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世界史圖書館-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 (增訂版) ISBN:9787301340394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何順果 頁數:41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4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明演進」的視角觀察從遠古至當代的世界歷史進程,以時間為序,分五編敘述了農業文明在東方的興起,蠻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業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現代化道路上進行的各種嘗試,以及高科技革命帶來的人類社會的變遷。全書體例新穎、綜合性強,關於建立科學的「世界歷史」概念、構建古代世界歷史體系和論證高科技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等發表了許多獨到見解,文字也很簡潔流暢。 增訂版完善了全書的結構和內容,將原先的「補篇」擴大為「第五編」,不僅力圖摒棄長期以來以西方為中心敘述文明發展進程的偏見,並且努力還原中國在世界歷史中的位置,凝結了作者畢生的心血。作者簡介 何順果(1944-2023),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二級教授,曾獲聘北大教授一級崗,是美國史、西方史學理論和史學史兩個專業方向的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理事、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世界歷史》雜誌編委、《美國研究》雜誌編委、《北大史學》執行主編。著有《美國邊疆史》《美國「棉花王國」史》《美國史通論》《美國歷史十五講》《資本主義史文集》《美國史研究》等學術著作。目錄 增訂版序初版序 導論 人類的起源與分佈 第一編 農業文明興起於東方 1 1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及其特徵 1 2 氏族制度的起源及其演變 1 3 農業革命:人類最終擺脫野蠻走向文明的轉折點 1 4 亞歐農業帶從狩獵和採集世界中脫穎而出 1 5 耕作制度的改進與原始公社的演變 1 6 農村公社:人類社會走向多樣化發展的起點 1 7 基於農業的文明首先興起於東方:兩河流域與蘇美爾文明 1 8 印度河流域與哈拉巴文明 1 9 黃河流域:華夏多元一體文明的誕生地 1 10 尼羅河流域與古埃及文明 1 11 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東方文明的西傳 1 12 近農業帶游牧民族的興起之一:閃米特人和印歐語族 1 13 近農業帶游牧民族的興起之二:塞族人、月氏人、匈奴人、鮮卑人及中國北方諸族 1 14 近農業帶游牧民族的興起之三:突厥人、蒙古人和女真人 1 15 遠農業帶游牧民族的興起: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非洲遊牧民 1 16 遠農業帶半開化土著人:澳大利亞人及大洋洲其他土著文化 1 17 神話時代和廟宇文化:祭司和權威的形成 第二編 蠻族入侵與文化交流 2 1 蠻族入侵與文化交流 2 2 希克索斯人的入侵與古埃及文明的中斷 2 3 赫梯、腓尼基和希伯來 2 4 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和新巴比倫 2 5 波斯帝國、安息王國、薩珊王國 2 6 吠陀時代、列國時代、孔雀帝國 2 7 由夏商周到秦漢:華夏文明的兩大轉變 2 8 由希臘到羅馬:西方古典文明的興起及其理性基礎 2 9 「絲綢之路」:開闢東西方兩大文明交通與交流之路,並賦予「亞歐農業帶」以新的內涵 2 10 匈奴的崛起及其對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的影響 2 11 中華民族的重新統一和強大:盛唐時期的文化及其特點 2 12 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和東西文化交流 2 13 日耳曼人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和西歐諸國的建立及其封建化 2 14 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與羅馬法之整理 2 15 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及其四大汗國 2 16 蒙古帝國在東亞的變體:中國的元朝 2 17 突厥在西亞的崛起:奧斯曼帝國 2 18 伊斯蘭化蒙古人與印度莫?兒帝國 2 19 邊緣文明之一:日本國的形成及其文化 2 20 邊緣文明之二:莫斯科與大俄羅斯的統 2 21 邊緣文明之三:黑非洲的古文明 2 22 邊緣文明之四:美洲印第安文明 2 23 宗教時代:四大文化一價值體系的形成與對立 第三編 工業文明孕育于西方 3 1 西歐的「黑暗時代」 3 2 土地拓殖與耕作制度改革 3 3 「行商」的出現、城市的興起和十字軍遠征 3 4 市場、市集與商業組織的變化 3 5 西歐社會經濟生活走向商品化 3 6 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西歐的資本主義萌芽和東歐的農奴制再版 3 7 英、法和西班牙:由等級君主制到君主專制 3 8 易北河以東: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和波蘭貴族共和國 3 9 從文藝復興到宗教改革,由神權共和國到世俗共和國 3 10 革命浪潮激蕩于大西洋兩岸:英、美、法革命的差別與聯繫 3 11 拿破崙戰爭:一次對封建歐洲的大震動 3 12 重商主義與殖民主義:世界的聯繫與分割 3 13 一場靜悄悄發生的革命:原工業化、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 3 14 工業革命向大西洋兩岸傳播:工業世界在西方的形成 3 15 西歐革命和改革向縱深發展:以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為典型 3 16 普魯士的改革與德意志的崛起 3 17 義大利的統一:中斷了的發展重新啟動 3 18 俄羅斯帝國:斯拉夫派和西方派關於俄國發展道路的爭論及1861年農奴制改革 3 19 美國內戰:一艘來自西方盡頭的世界級航船的發動機 3 20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脫亞入歐」:從東亞駛出的另一艘初露桅杆的世界級航船 3 21 盛開的物質文明之花:19世紀最後30年的經濟發展與西方現代化進程的結束 3 22 現代工業社會的結構與過程:工業革命的社會影響 3 23 理性時代的思想和文化 第四編 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 4 1 西方衝擊下的農耕世界:第三世界的形成及歷史起源 4 2 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與俄羅斯:努力打造「核心地區」之外的第一個新興工業帶 4 3 列強激烈爭奪中的三大伊斯蘭帝國:奧斯曼帝國、薩非伊朗和莫?兒印度 4 4 伊斯蘭現代化的正式啟動:從青年土耳其黨到凱末爾革命,伊朗的立憲運動和伊斯蘭革命,埃及華夫脫黨及護憲運動 4 5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4 6 拉丁美洲現代化起步的必要條件:獨立革命戰爭與政治體制的共和化 4 71 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拉丁美洲的「依附性發展」 4 8 「進口替代」的提出與實施:拉美成為「核心地區」之外的第二個新興工業帶 4 9 「脫亞入歐」后的日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日本殖民體系的形成 4 10 從日本佔領到二戰後朝鮮與中國台灣的農地改革:亞細亞式傳統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 4 11 東亞「四小龍」的崛起:韓國、新加坡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成為「核心地區」之外的第三個新興工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