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當代法律翻譯研究 (1980-2016) ISBN:9787576407488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魏蘅 頁數:3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9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對象定為1980-2016年間的漢譯法學著作,內容從譯著、譯者、法學學科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開展的。 本書上編為法學譯著的宏觀觀察。中編的兩章分別從行文語言和法律術語兩方面對比初譯和復譯的差異,並分析譯者不同時期對翻譯法學著作的態度,解釋差異的原因。此外,分析還暴露了當代法學著作翻譯的一些問題。下編內容是有關法律翻譯研究的方法。作者簡介 魏蘅,應用語言學博士,法律碩士(LL M ),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翻譯,法律語言。目錄 自序上編 宏觀觀察 第一章 1980—2016漢譯法學著作考察 一、引言 二、譯著數量 三、譯著學科 四、原著國別 五、法學譯叢 六、結語 第二章 外譯中法學著作譯者考察 一、誰是譯者 二、翻譯目的 三、如何譯 四、結語 第三章 美國法經濟學在中國的譯介 一、法經濟學 二、法經濟學譯著 三、譯者、學者與法經濟學發展 四、法經濟學譯者 五、復譯 中編 微觀觀察 第一章 法律文化自覺中譯者的堅持與妥協——《法理學問題》復譯對比分析 一、原著、作者、譯者及兩個譯本 二、復譯更貼近原文含義,直譯策略明顯 三、復譯向可接受性妥協 四、討論 五、結語 第二章 《法理學問題》復譯——法律術語翻譯對比 一、復譯不變 二、改為對等 三、兩個對等換用 四、棄用對等。創新術語 五、均不用對等,推敲字面意思 六、術語的近義轉換 七、沒有對等 八、其他——復譯對改錯 九、小結 下編 法律翻譯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再論Susan Sarcevic法律翻譯觀 一、引言 二、跨學科的理論創舉 三、挑戰與缺陷 四、對中國法律翻譯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法律翻譯的法學方法 一、法律翻譯運用法學方法現狀 二、法學方法的必要性 三、兩種法學方法 四、結語 附錄一 1980—2016法學譯著總表 附錄二 譯者信息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