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韌性視角下政府低碳規制與企業綠色創新協同研究 ISBN:9787521848489 出版社:經濟科學 著編譯者:丁友強 頁數:2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81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探討低碳規制對綠色創新績效的作用及企業韌性能力的反作用,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從企業成長理論的內生增長與外生髮展兩個範式,分析低碳規制的外生性助推動力和內生性激勵動力,及企業韌性能力的內在本質和外在表現,闡釋其主要內涵、基本特徵與形成機理。其次,在政府與企業碳決策行為的演化博弈過程中,構造兼有綠色效率與企業效益的綠色創新績效目標函數,分析基於企業韌性能力的低碳規制對綠色創新績效的影響效應,即低碳規制驅動效應、綠色創新補償效應和碳市場化調節效應,並探索綠色創新績效的協同增長、路徑選擇及韌性拐點。進而構建理論框架,提出三種效應的研究假設。然後,運用計量方法對理論框架進行實證分析,檢驗三種效應研究假設的真實結果,以此驗證綠色創新績效的韌性拐點,闡明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曲線變化趨勢及企業韌性能力的階段性體現。最後,提出低碳規制下綠色創新績效提升對策,並歸納研究結論、局限及展望。作者簡介 丁友強,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法國巴黎高等對外貿易學院訪問學者,曾從事企業戰略與運營管理工作十余年。現任教於銅陵學院金融學院,主要承擔金融學專業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致力於綠色金融與低碳戰略研究。主持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1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項目1項,參与省部級基金項目4項。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資源科學》《財政研究》《中國管理科學》《南方金融》、Sustainability、Energy Report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Plos One、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CSSCI、SSCI、SCI來源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同時擔任《管理現代化》、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匿名審稿人。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2 研究定位、結構安排與技術路線 1 3 研究方法 1 4 主要創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 2 1 企業韌性能力研究 2 2 政府低碳規制研究 2 3 綠色創新績效研究 2 4 低碳規制與綠色創新績效的關係研究 2 5 簡要述評 2 6 本章小結 第3章 低碳規制下企業韌性能力的形成機理 3 1 企業韌性能力的內涵特徵 3 2 低碳規制與企業韌性能力相互作用機理 3 3 基於企業韌性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低碳優勢 3 4 本章小結 第4章 碳決策行為演化博弈的均衡分析 4 1 碳決策行為的作用機理分析 4 2 碳決策行為演化博弈模型 4 3 碳決策行為的均衡分析 4 4 本章小結 第5章 低碳規制對綠色創新績效的影響效應 5 1 綠色創新績效的影響因素 5 2 低碳規制驅動綠色創新協同 5 3 綠色創新補償低碳路徑選擇 5 4 碳市場化調節企業韌性拐點 5 5 本章小結 第6章 低碳規制與綠色創新協同的理論假設 6 1 低碳規制與綠色創新協同的理論框架 6 2 低碳規制與綠色創新協同的研究假設 6 3 本章小結 第7章 低碳規制與綠色創新的協同路徑 7 1 研究設計 7 2 低碳規制驅動效應實證檢驗 7 3 綠色創新補償效應實證檢驗 7 4 碳市場化調節效應實證檢驗 7 5 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曲線 7 6 本章小結 第8章 低碳規制下綠色創新績效提升對策 8 1 低碳規制的約束性對策 8 2 綠色創新的激勵性對策 8 3 碳市場化的調節性對策 8 4 本章小結 第9章 研究結論及展望 9 1 研究結論 9 2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