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貨幣均衡論 ISBN:978710022671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瑞典)岡納.繆爾達爾 叢書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作譯叢 頁數:1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82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既是瑞典學派的一本重要著作,也是繆爾達爾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書中,他對其首創的事前估計與事後計算這兩個概念做了較系統的論述。而這兩個概念工具,後來為瑞典學派成員所普遍採用,成為這個學派的突出特點之一。藉助事前估計這一工具,預期被引入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態過程中,並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他在書中著重論述了與反危機有關的貨幣政策問題,分析和說明了瑞典學派創始人魏克賽爾提出的貨幣均衡的概念和含義,並對其存在的自我矛盾和缺點進行了批評和修正。作者簡介 岡納·繆爾達爾(1898—1987),瑞典著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貨幣理論,經濟波動,以及經濟、社會和制度問題的相互依賴關係等等。他是瑞典學派、新制度學派以及發展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目錄 作者序言第一章 導論 1 戰後貨幣理論中簡化近似方法的任務 2 傳統的數量說的復活 3 經驗主義者對數量說的批判 4 理論家對數量說的批判 5 魏克賽爾的新觀念在瑞典的討論 6 奧地利學派對魏克賽爾觀念的採用 7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發展 第二章 魏克賽爾對貨幣理論問題的論述 1 貨幣均衡理論與一般均衡理論 2 兩種理論完整結合的不可能 3 圓滿協調的困難 4 處理信用的結果 5 分析商業循環的結果 6 魏克賽爾的「全部財貨」供求理論 7 儲蓄·消費需求·投資·消費品的生產 8 利息的「貨幣率」與「自然率」 9 積累過程與生產方向的改變 10 價格提高與收入增加的積累影響 第三章 貨幣均衡的概念 1 魏克賽爾在理論模型上的保留 2 含蓄的批判方法 3 貨幣分析中的預期 4 貨幣均衡的標準 5 貨幣均衡與一般均衡的區別 6 魏克賽爾的三個均衡條件 7 把「靜態」作為分析的起點的危險 8 貨幣均衡觀念的工具意義 9 時點與時期 10 「事後」(expost)與「事前」(exante) 11 用可觀察的和可測量的量來說明均衡的條件 第四章 貨幣均衡的第一個條件:實際資本的收益率 1 被交換價值生產率所代替的「自然率」 2 已包含在修正說明中的信用和「貨幣率」 3 實際資本「事前」和「事後」的收益率 4 預期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變動 5 收益率的定義 6 三種得益與損失 7 利息率等於現有實際資本的收益率 8 計劃實際投資收益率的定義 9 魏克賽爾貨幣均衡第一個條件的重新說明 10 實際應用的困難:i和y2 不是經驗所能確定的 11 第一均衡條件的重新說明 12 技術上的發展和相對價格的變動 13 在現有公司中價格形成的不確定性 14 利潤限界和實際投資量 15 第一個均衡條件的不確定性 16 第一個條件的確定性依存於第二個條件 第五章 貨幣均衡的第二個條件:「儲蓄」與「投資」 1 魏克賽爾理論體系中的第二個貨幣均衡條件 2 「儲蓄」 3 預期的改變:一個抽象的例子 4 對儲蓄觀念的進一步討論 5 第二個均衡條件的說明 6 實際投資必須當作總投資 7 利率不變的情況 8 貨幣均衡由於降低利率而受到擾亂的情況 9 由於儲蓄增加而引起的貨幣均衡的擾亂 10 經濟蕭條過程已在進行時增加儲蓄的情況 11 改變信用條件的相反情況 12 相反情況的討論 13 第二個均衡條件的實際應用 14 「事前的」和「事後的」應用 15 「事後的」平衡 16 貨幣失去均衡的測量 第六章第三個貨幣均衡條件:「價格水平」 1 魏克賽爾體系中的第三個貨幣均衡條件 2 達衛遜的批評 3 貨幣均衡不受平行價格變動的擾亂 4 不靈活的價格的意義 5 加權原則 6 評論魏克賽爾和達衛遜的爭辯 7 價格水平公式不能代替更根本的均衡條件 8 壟斷市場帶來的複雜情況 9 勞動市場中壟斷強度變動的影響 10 存在著供求差異的貨幣均衡 11 價格變動的「內部的」和「外部的」原因 12 失業與私人資本主義的組織 13 結論 第七章 貨幣均衡的無區別的範圍 1 和各種信用條件適合的貨幣均衡 2 貼現率的無效性 3 經濟蕭條中的對消費財貨的貨幣需求 4 貨幣均衡對信用條件變動的抵抗 5 消費和實際投資的彈性 6 非孤立的經濟的情況 7 消費品進口對限制信用政策的敏感性 8 生產物品進口的敏感性 9 信用政策的有效性 第八章 作為一種標準的貨幣均衡 1 建議的標準 2 緩和商業波動是主要目的 3 分析貨幣政策目的的前提 4 無區別範圍的重要性 5 貨幣政策和一般經濟政策 6 貨幣政策的「隔離」 7 對各種「價格水平」的影響 8 商業穩定與價格穩定的矛盾 9 黏性價格的穩定 10 穩定價格對預期的影響 11 最大限度就業的標準 12 兩個其他一般性的標準 13 將商業風險減至最小 14 達衛遜的標準;價格變動與生產率的變動成反比 第九章 貨幣分析的方法 1 基本前提 2 包含在這一前提中的一般假定 3 經濟理論的兩條陣線 4 反對樸實的經驗主義的陣線 5 反對古典煩瑣哲學的陣線 6 科學研究中的常識成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