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創新者勝-大變局中的科技強國之路 (精) 郭創偉 97875217584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惟創新者勝-大變局中的科技強國之路 (精)
ISBN:9787521758450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郭創偉
頁數:3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88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入歷史窗口期,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等領域的高速迭代給各國帶來了共同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能否應對時代風浪、引領時代潮流,這關乎我們未來的命運,須得摒棄幻想、自立自強,既要加強與世界前沿的產學研合作,厚植前瞻性基礎研究,催生顛覆性創新成果,又要在戰略策源、院所發展、期刊建議、科技獎勵、成果轉化等方面搭建眾多的載體和平台絲毫不能鬆懈。 在此背景下,《惟創新者勝》試圖通過回顧人類科技創新史,對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創新戰略和路徑進行比較研究,找到佔領科技創新高地的密鑰和法寶,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郭創偉,為團隊筆名,由諧音而來。作者團隊由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經濟運行、數字經濟等不同領域研究的多位業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科技創新:縱貫人類發展史的「野蠻人
全球格局的主導力量
全球格局實質:「科技——資源」秩序
無限與有限的戰爭
終局:科技秩序必然主導資源秩序
洞察周期:科技的鏈式進步
康波背後的規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撬動機械的槓桿
電能引領下的技術爆炸
新秩序的肇始
核能:危險的躍遷
太陽能:無盡的可能
生物質能:未來的應用探索
氫能:潛在的「終極能源」
第二章 要素之爭:人才、資本和數據
創新的經濟學邏輯
供給側視角下的經濟增長
生產要素是基礎性、先導性資源
創新之要,唯在得人
相伴而生:科學中心與人才中心
創新人才的基因: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
專有土壤:尋找創新人才的基因
嚴峻問題: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大而不強」
如何破解?
資本的力量
資本的不可或缺性
我國已經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空間:如何讓資本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數據紅海
細數「數」歷史
數據:新型生產要素新在哪兒?
本土先發優勢
可預期的乘數效應
第三章 機制探索:主體與動力
「創新城防天職」——高校與科研院所
大學的創新基因
科研院所的使命與期待
研究之路——人才培養與應用
現實:如何打通科研堵點
「不創新即死」——企業
「公司是最偉大的發明」
「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支持」
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價值幾何
內部孵化與面向市場
「讓創新發生」——創新的動力機制
從新熊彼特理論讀懂創新是如何被推動的
以開放式創新反熵增
「Location Location?Location!」——區域集群
第四章 轉化:怎麼看,怎麼辦
打破枷鎖
從新制度經濟學說起
《拜杜法案》的誕生
科研成果的信息共享
成果轉化的頂層設計
開設專門機構加強管理
建設創新生態圈
加強科技成果的信息共享
再看評價機制
國際視野:科技成果走向市場
日本模式——產業綜合技術研究所
以色列模式——Yeda、Yissum和磁石計劃
美國模式——SBIR計劃
科技成果轉化的「卡脖子」問題
「陳果多而成果少」
桎梏在哪裡
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第五章 必由之路:偉大復興和創新驅動的雙向奔赴
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能量突破:可控核聚變
物質突破:把目光轉向宇宙
信息突破:量子通信
打造強大的創新要素工場
充分發揮人才引領驅動作用
讓資本為科技創新緊密護航
迎接科技創新的數據時代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搭建創新策源地
多出「從0到1」的原始創新
降低「風險焦慮」
如何分餅決定了餅做多大
結語 未來已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