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辛棄疾評傳 (增訂本) (精) ISBN:9787101162240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鞏本棟 叢書名:中國詩學研究專刊 頁數:4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88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辛棄疾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悲劇的時代,其生平亦具悲劇色彩。辛棄疾南歸后,恢復之志既不可能實現,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進退出處,坎壈曲折,心態也隨之變化,發而為詞,或寄意「斜陽、煙柳」,或「直把曹吞、劉攫」,雄健疏放,而又深婉典麗,表現出深沉的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故其詞作雖師法吳、蔡,上承蘇軾,卻能兼融剛柔,自創高格,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本書力圖把對辛棄疾的研究置於宋、金長期對峙的歷史背景和條件下進行,通過對其南歸后心態的把握,走進其文學創作的世界,揭示其詞作中所表現的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展現其詞作的雄深雅健的風格,歸納、抽象其詞體觀念和審美情趣,追溯其詞作的藝術淵源,並對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進行論述。另外,對辛棄疾的詩歌創作,本書也作了專題討論。目錄 第一章 宋南渡后宋、金長期對峙局面的形成及原因第一節 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與維持 第二節 宋、金對峙局面長期維持的原因 第二章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辛棄疾悲劇的一生 第一節 幼稟祖訓,「文武兼資」 第二節 「壯歲旌旗擁萬夫」 第三節 《美芹十論》和《九議》 第四節 「兩分帥閫」,「三駕使軺」 第五節 帶湖退居 第六節 紹熙再出 第七節 「期思卜築」 第八節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第三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辛棄疾南歸后的心態 第一節 「無說處,閑愁極」 第二節 「蛾眉曾有人妒」 第三節 「待學淵明,酒興詩情不相似」 第四節 「功名只道,無之不樂,那知有更堪憂」 第四章 「斜陽」、「煙柳」:辛詞中的憂患感與責任感 第一節 「太狂生,轉關情」:辛詞對重大事件的反映 第二節 「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第三節 「追往事,嘆今吾」 第四節 「一點凄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 第五節 「不平之鳴,隨處輒發」:英雄失志的悲慨 第六節 「吾道悠悠,憂心悄悄」:憂生憂世的內心獨白 第七節 「斜陽」、「煙柳」:一段悲哀的種子 第五章 「雄深雅健」:辛詞的藝術風格和成就 第一節 雄奇剛健與深婉綿密:辛詞的風格 第二節 以文為詞與兼用比興:辛詞的藝術特徵之一 第三節 古今雅俗並用:辛詞的藝術特徵之二 第四節 無法而有法:辛詞的藝術特徵之三 第六章 「雄泰華」與「巧玲瓏」:辛棄疾的文學思想與審美情趣 第一節 「胸中今古,止用資為詞」:辛棄疾的詞體觀念 第二節 兼融剛柔:辛棄疾的審美情趣 第三節 「細吟風雨」:辛棄疾的藝術創作論之一 第四節 多方取資,慘淡經營:辛棄疾的藝術創作論之二 第七章 詞學蘇軾與轉益多師:辛詞的藝術淵源 第一節 從蘇軾、蔡松年、吳激到辛棄疾 第二節 蘇、辛之比較 第三節 轉益多師 第八章 「作詩猶愛邵堯夫」:辛棄疾的詩歌創作 第一節 詩學邵雍及其背景與原因 第二節 辛棄疾詩歌的內容與評價 第九章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辛棄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一節 辛棄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辛棄疾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主要徵引文獻 後記 增訂本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