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概念的基本類型及其自然類地位-概念異質性假說的剖析 ISBN:9787562372639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 著編譯者:向必燈 叢書名:集優博士文庫 頁數:14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99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概念異質性假說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除了對概念異質性假說的各主要觀點及其論證進行剖析和反駁,本書的理論創新主要包括:首先,通過對C概念刻畫中默認使用原則的論證進行剖析並結合其他最新研究成果,本書認為儲存於概念中的知識體(或語義知識)在應用於高級認知過程時並不是默認使用的,而是根據不同的語境分別啟動的,即不同的語境分別啟動概念知識中的不同部分,而不是全部概念知識一次性地默認啟動。進而本書提出並詳細闡述了兩種全新的概念知識語境啟動模型,即語境-指稱啟動模型和語境-語義啟動模型。其次,針對麥歇瑞提出的三種基本概念類型(原型、範例和理論),本書認為理論並不能單獨構成一種獨立的概念類型。麥歇瑞也並未提出何以構成基本概念類型的認知意義或概念心理學意義上的標準,因此本書提出並闡述了在認知意義上構成基本概念類型的三項標準,即概念的指稱功能、個體化功能和表徵功能,並依據這三項標準對各種概念類型的基礎性地位逐一進行評估,得出結論:範例、原型和定義構成三種基本概念類型,而且它們遂行三項基本認知功能的能力依存度增強。但理論完全不具備執行這三項基本認知功能的能力,因而並不構成一種基本概念類型。同時,本書提出並闡述了概念與其指稱對象之間建立指稱關係的三種方式,以及概念個體化能力與其所刻畫屬性之間的正相關關係,進而構建了概念指稱關係確立模型和概念個體化能力變動模型。再次,針對概念異質性假說的第四條原則(過程異質性原則),本書認為範例和原型等基本概念類型所支持的不同範疇化(或歸納推理等)過程並不構成整體意義上的并行關係,而是構成局部意義上的并行關係和整體意義上的串列關係,因而提出了串列式多過程理論模型並加以說明。本書認為,即使範例和原型等基本概念類型所支持的各種認知過程是不同的異質性認知過程,這些異質性認知過程所支撐的高級認知能力也並不構成同一種認知能力,而是多種不同的異質性認知能力。另外,理論並不能單獨支持任何認知過程。最後,針對概念異質性假說的第五條原則,本書認為範例、原型和理論的形成過程存在嚴密的邏輯依存關係,並結合最新的發展心理學研究成果,提出和闡述了範例、原型和理論的依存關係模型。同時,本書在對CLA因果知識學習模型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因果知識學習VEMACK模型。另外,本書根據麥歇瑞對自然類的因果刻畫,認為由範例、原型和定義形成的概念這一心理學範疇,可以看作是縱向意義上的自然類,而由範例、原型、定義和理論形成的概念,是橫向意義上的自然類,因而「概念」這一術語不應該從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理論詞彙中消去。作者簡介 向必燈,哲學博士,管理學碩士。江西省認知科學與交叉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入選九江學院2022年度「百人計劃」。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哲學。長期專註于概念認知哲學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概念的形成機制、基本類型、自然類地位、模態特徵、認知功能、概念知識的啟動與語境約束以及抽象概念的形成與啟動等。同時,對戰略管理、企業文化、量子哲學等方向擁有濃厚興趣。在《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概念知識啟動的語境依賴原則》獲江西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廣義論證的理論與實驗」(18ZDA03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認知哲學研究」(13JZD004),承擔並完成了科技部中歐環境合作計劃——城市與地方發展試點項目的子課題「成都市金牛區可持續發展社區管理模式」的研究。曾獲「國防特殊貢獻獎」提名,是「零成本化管理思想」的首倡者和踐行者。目錄 第一章 C概念刻畫與語境啟動原則第一節 C概念刻畫剖析 一、高級認知能力與基礎認知能力 二、C概念刻畫中的長時記憶 三、C概念刻畫中的默認使用原則 第二節 兩種語境啟動模型 一、語境啟動效應的六條原則 二、兩種語境啟動模型 三、語境啟動效應與默認使用原則 第三節 其他概念刻畫評析 一、作為臨時知識體的概念 二、作為受意識控制的概念 三、作為思想組分的概念 四、作為範疇化工具的概念 五、哲學中的概念刻畫 第二章 概念一元論與多元論 第一節 經典一元論反駁論證檢視 一、經典一元論 二、反稻草人論證 三、對反駁經典一元論論證的剖析 第二節 域多元論反駁論證檢視 一、域多元論 二、麥歇瑞對域多元論的反駁 第三節 認知能力多元論反駁論證檢視 一、認知能力多元論 二、麥歇瑞對認知能力多元論的反駁 第四節 混合概念理論反駁論證檢視 一、混合概念理論 二、混合概念理論與概念異質性假說的差異 三、麥歇瑞反駁混合概念理論協調性原則的第一個論證 四、麥歇瑞反駁混合概念理論協調性原則的第二個論證 第三章 概念的三種基本類型 第一節 基本概念類型的構成要件 一、概念的指稱功能 二、概念的表徵功能 三、概念的個體化功能 第二節 範例概念 一、概念範例說 二、基於範例的表徵模型和範疇化模型 三、範例概念的基礎性地位 第三節 原型概念 一、概念原型說 二、基於原型的表徵模型和範疇化模型 三、原型概念的基礎性地位 第四節 定義 一、概念定義說 二、對拒斥概念定義說論證的反駁 三、定義的基礎性概念地位 第五節 理論 一、概念理論說 二、對概念理論說的三點反駁 三、理論的非基礎性概念地位 第六節 其他概念類型的非基礎性地位 一、新經驗主義概念說 二、概念典範說 第四章 串列式與并行式多過程理論 第一節 認知過程并行論證檢視 一、過程異質性原則對認知能力的刻畫 二、過程異質性原則對認知過程的刻畫 三、簡單啟發法工具箱理論 第二節 認知能力與認知過程個體化論證檢視 一、認知能力個體化 二、認知過程個體化 三、範疇化能力異質性論證 第三節 最佳預見與解釋論證檢視 一、基於原型或範例的範疇化等認知過程 二、基於理論的範疇化等認知過程 三、概念合成中的典型性、範例和因果效應 第四節 神經心理學論證檢視 一、閱讀雙過程理論 二、範疇化多過程理論 三、E P 患者的範疇化與識別功能分離 第五節 其他相關多過程理論檢視 一、顯明式與隱含式範疇習得多過程理論 二、雙系統多過程理論 第五章 概念的自然類地位 第一節 概念消去論的兩種進路 一、指稱進路概念消去論 二、自然類進路概念消去論 第二節 範例、原型及理論概念的邏輯依存 一、從範例到原型 二、基於範例和原型的理論概念 第三節 兩種因果知識學習模型 一、因果認知發展的CLA模型 二、習得因果知識的VEMACK模型 第四節 概念的自然類地位 一、「概念」的無效範疇地位 二、概念自然類地位的縱向回歸 三、概念自然類地位的橫向回歸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