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館藏民族服飾文物研究-蒙古族卷 李銳 97875669222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華大學
NT$1,89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博物館館藏民族服飾文物研究-蒙古族卷
ISBN:9787566922229
出版社:東華大學
著編譯者:李銳
頁數:1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97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視域下蒙古族服飾的歷史邏輯、文化特質和獨特內涵。全書共分為三章: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蒙古族服飾的起源與流變、蒙古族服飾的傳統工藝美學,以及數百張蒙古族服飾文物圖錄。蒙古族服飾是以蒙古民族為主體,博採眾長而形成的獨特民族服飾。廣義上的蒙古族服飾,由頭飾、服飾、佩飾等不同部分組成,具有濃郁的民族特徵。由於蒙古民族部落眾多,分佈廣泛,歷史悠久,因此不同的部落族群有著不同的服飾標識和特徵指向,每個蒙古部落的服飾特徵代表著特定的族群內涵,是標識自身身份和族群文化的外化物什。本書整合了全國民族類博物館館藏的蒙古族服飾文物圖片,一書在手,一眼千年,填補了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蒙古族服飾研究的學術空白。

作者簡介
李銳,漢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人,現任鄂爾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2016年,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授予「鄂爾多斯英才」榮譽稱號;2016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評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19年9月,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被國家文物出境審核內蒙古管理處聘為鑒定員;2020年,被內蒙古文物學會聘為內蒙古文物學會理事;2020年,當選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2021年,入選內蒙古自治區國有博物館藏品徵集鑒定專家庫,擔任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生校外導師;2021年,被鄂爾多斯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鄂爾多斯草原英才」榮譽稱號。近年來先後在博物館學、考古學、歷史學等不同領域發表學術專著10餘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在CSSCI和國內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長期從事鄂爾多斯地區歷史文化、蒙古族文化研究和鄂爾多斯青銅器研究工作,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完成了多項重量、自治區級各類項目、課題。覃代倫,土家族,國家民委直屬中國民族博物館非遺部主任、研究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文物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2014年,被聘為「國家民委領軍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019年,被聘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2021年,被教育部聘為「全國民族技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22年,被聘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民族文化教育圖書編輯、民族文化專題展覽、對外文化交流和民族民間美術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張家界民族風情游》《張家界市情大詞典》《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土家族卷》(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博物館館藏民族服飾文物研究·土家族卷》等。

目錄

目錄第一章 蒙古族從大漠走來,向草原走去1第二章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與流變93第三章 蒙古族服飾的傳統工藝美學163參考文獻194後記19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