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引領人類權利思想的變革與治理 鮑宗豪 97875473218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NT$95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引領人類權利思想的變革與治理
ISBN:9787547321836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著編譯者:鮑宗豪
頁數:6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14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全面系統地發掘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思想、觀點、原理和範疇,闡述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基本要素,揭示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在人類權利思想發展中的偉大變革,分析闡釋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中國化」及其當代價值。 探索並揭示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在人類權利思想發展中的偉大地位和內涵,不僅體現馬克思主義人權觀應對各種歪曲人權、踐踏人權挑戰的生命力,能更好地回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各種人權觀錯誤思潮的挑戰,而且體現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對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事業建設、促進全球人權治理事業發展的價值,同時對於促進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中國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事業,在參与全球人權治理中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具有重要的價值。

作者簡介

鮑宗豪,教授,1949年12月17日出生,浙江奉化人。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華東理工大學國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2005、2008、2011、2015版首席專家、紐西蘭奧克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近10年來,著重研究文化、文明與社會現代化。代表性論著和編著有《論無知——一個新的認識域》《權利論》《科學發展論》《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當代中國文明論》等43本;1984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月刊》《世界經濟評論》《歐洲經濟倫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420餘篇。先後獲國家和省部級獎15項。《論無知——一個新的認識域》一書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986—1993)著作類二等獎,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科學發展論——中國城市和諧發展指數研究報告》獲(2006—2007年度)上海市第七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馬克思主義理論課育人的有效性》獲國家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一等獎。2016年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研究:10年來文明城市創建的理論、實踐與制度構建」。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等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目錄

序言/奚潔人
導論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人權觀
上編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理論邏輯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之發軔
第一節 人的權利:西方思想家的探索歷程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形成和發展的思想脈絡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對人類權利思想變革的重大貢獻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理論邏輯
第一節 如何研究馬克思主義人權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科學形態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邏輯起點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五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基本範疇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精神實質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視域中的「義務」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精神實質的形成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精神的「社會化」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一節 任何人權都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二節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是人的權利實現的基礎
第三節 社會主義人權的本質特點
中編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基本範疇
第五章 生存權
第一節 生存權的基礎:「兩種生產」理論
第二節 對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生存狀況的批判
第三節 對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生活方式的分析
第四節 為獲得生存權、爭取生存權而鬥爭
第六章 勞動權
第一節 「勞動」概念的科學規定性
第二節 雇傭勞動:勞動權的喪失
第三節 自主勞動:勞動權的真正實現
第四節 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主體與勞動權
第七章 自由權
第一節 西方思想家對自由權的探索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自由思想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對自由權的科學界定
第四節 人類社會演進中「自由權」的三種狀態
第五節 享有自由權要辯證解決「三大」關係
第八章 平等權
第一節 資產階級思想家的平等理論
第二節 在與蒲魯東、杜林的論戰中闡釋辯證平等觀
第三節 平等權觀念的歷史發展及其本質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平等權思想在「中國化」實踐中發展
第九章 民主權
第一節 民主與民主權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權思想
第三節 馬克思恩格斯對資產階級民主權思想的揚棄
第四節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公民權
第十章 環境權、種族權、民族自決權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環境權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視域中的種族權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自決權
下編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中國化」及其當代價值
第十一章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方法論原則及標準
第一節 評價人權的方法論原則
第二節 評價人權的標準
第三節 評價人權的價值觀意蘊
第十二章 新中國成立之前馬克思主義人權觀「中國化」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 五四時期人權思想的啟蒙
第二節 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時期的爭自由爭人權的鬥爭
第三節 土地革命時期保障人民的生存權
第四節 抗日戰爭時期黨的人權思想的發展
第五節 解放戰爭時期黨為人民爭民主、爭自由的人權
第十三章 新中國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中國化」的實踐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的人權觀
第二節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的人權觀
第三節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江澤民的人權觀
第四節 全面改革開放新形勢下胡錦濤的人權觀
第十四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
第一節 「以人民為中心」奠定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基石
第二節 突出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保障的中國人權發展道路
第三節 「人民幸福生活」:引領中國人權發展道路
第十五章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首要特徵
第一節 生存權以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權為基座
第二節 保障人民生存權的中國特色
第三節 保障發展權的偉大實踐
第十六章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法治保障
第一節 弘揚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法治精神
第二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法治保障的完善過程
第三節 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人權發展的法治保障建設
第十七章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文化精神
第一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社會文化基因
第二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文化精神追求
第三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文化精神的國際傳播與交流
第十八章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第一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現代化的理念和特徵
第二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現代化治理體系
第三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現代化治理能力
第四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現代化的實踐
第五節 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現代化的新追求、新趨勢
第十九章 全球治理視域下的中西方人權比較
第一節 比較研究中西方人權的意義與方法
第二節 對中西方人權保障與治理水平的評價
第三節 對中西方人權保障和治理的理論分析
第四節 以保障「資本」利益為根本宗旨的西方人權發展模式
第五節 以社會現代化為基礎保障人民享有高質量權益
第二十章 構建引領全球人權治理的「命運共同體」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之前的不同「共同體」思想
第二節 馬克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