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與讀圖 王帥著 97875334966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福建教育
NT$45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讀文與讀圖
ISBN:9787533496685
出版社:福建教育
著編譯者:王帥著
頁數:4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27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語言文字本體與圖像本體的視角審視個體求知,旨在闡釋個體求知和知識教育如何因知識生產技術、知識傳遞媒介的演進而產生量變與質變,集中探討了新興信息技術如何滲入個體求知和知識教育場域,又如何導致個體求知和知識教育被重新界定。同時,本書還對個體求知演進史進行了剖析,從中可以窺見個體求知的來龍去脈。本書基於傳統求知與信息技術時代求知的相互對照,從「主動索求」與「被動接受」這兩個維度,分析了以語言文字為主因和以圖像為主因的個體求知的特點與演化,對信息技術時代的知識教育形塑機制及其具體實施進行了「形而上」的闡釋,既關涉個體求知基本理論,也關涉知識教育的具體現象。

作者簡介

王帥(1980—),男,河北衡水人,2000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先後獲教育學學士、博士學位。美國得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教育學院教學與文化中心訪問學者。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知識教育、教師教育、教育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基本理論研究。近年來主持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出版專著《知識教育與個體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學名師地域文化個性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內容與向度》(科學出版社)、《抵制與遵從:教師專業日常生活》(江蘇教育出版社),參編《東西方教育思想概覽》《中國兒童教育30年》《教育評價》《教育學教程》《中國學前教育史料集成》等各類教育書籍多部,在教育類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10餘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等全文轉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兩種導向:語音中心與書寫中心
第一節 語音中心及其對在場的崇尚
第二節 語音中心主義導致書寫式微
第三節 書寫中心及其對延異的論證
第四節 漢語言文字的書寫中心特質
第二章 立言立說:語言文字主因的個體求知
第一節 立言立說的衝動與目的
第二節 語言文字作為求知核心
第三節 圖像附屬性地位的形成
第三章 圖勝於言:圖像主因的個體求知
第一節 個體求知中圖像地位的演進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個體求知圖像化
第三節 圖像主因的個體求知獨特性
第四節 語言文字求知的邊緣化風險
第四章 以看為本:圖像認知邏輯的複雜機理
第一節 觀看發生機制的多元闡釋
第二節 圖像觀看導致的認知變革
第三節 作為求知本體的圖像認知
第五章 辨明所指:個體求知中圖像的表徵與隱喻
第一節 圖像的表徵及其效用
第二節 圖像的表徵技術評述
第三節 圖像的隱喻及其實質
第四節 圖像隱喻的多維揭示
第六章 內在實質:視覺權力對個體求知慣習的形塑
第一節 權力作為圖像內在本質屬性
第二節 圖像對個體求知的形塑機理
第三節 圖像對個體求知的形塑效應
第七章 價值偏移:個體求知中圖像的局限性與應用誤區
第一節 非真實化機制與超真實化效果
第二節 複製與狂歡導致求知理性衰減
第三節 表面外在對實質性內在的消解
第四節 框架特質限定與圖像設計偏誤
第八章 多重嬗變:個體求知軌範的延伸
第一節 工業化求知秩序的消解
第二節 個體求知合法性的變遷
第三節 個體求知不確定性增加
第四節 個體求知面臨新的語境
第九章 保持警醒:個體求知智性的養成
第一節 語言文字求知智性的養成維度
第二節 圖像生產過程四維基礎性考量
第三節 基於視覺素養的圖像求知智性
第十章 和而不同:語圖互釋邏輯與個體求知願景
第一節 並立共生:語圖雙核認知範疇並舉
第二節 相互補益:抽象意義與形象化互滲
第三節 彼此轉化:感性與理性的多重衍變
第四節 深度融合:語圖互釋的本質與樣態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