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上海的細節 ISBN:9787559477514 出版社:江蘇文藝 著編譯者:俞靜著 頁數:2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25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從開埠時的小縣城,到如今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因其在特殊時期形成的特殊身份、特殊立場和特殊角色,成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一座城市。在這本書中,作者把自己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理解付諸筆端,邀請讀者來共同感受上海無與倫比的「魔力」。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被稱為「魔都」的城市,讓無數人為之魂牽夢繞。 ?豐銀行大樓、中國銀行大樓、沙遜大廈,在黃浦江左岸勾勒出最美的城市輪廓;南京路上的霓虹,淮海路上的「香榭麗舍大道」,一步步見證它從小縣城發展成國際性大都市的滄桑巨變;石庫門、亭子間、公攤水電的老房子「覅多管閑事」與「按規矩辦事」是在這裏最能節省精力、減少矛盾的處世之道;假領頭、咖啡、海派西餐這裏的人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從未停止。 這就是上海,讓你眼花繚亂,讓你常有驚喜,也讓你見怪不怪。 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是傳統的意外,也是邊緣的突破。跟隨這本書走進上海,感受它的幸運和宿命,體會它的浪漫和市儈,觀察它的蓬勃和陰影,從不同的側面和具體的細節中,理解這樣一座不太完美但又追求完美的城市有著怎樣的過去,經歷著怎樣的現在,追求著怎樣的未來。 作者簡介俞靜,上海市民,城市主義者,一個疊合了建築、經濟、城市規劃、遺產保護等不同學科背景的都市閱讀人。 目錄自序 Chapter 1 水化勢:超級城市傍水而起 黃浦江,愛恨都在一水間 外灘:黃浦江左岸的「城市輪廓線」 重生之象:萬國建築的中國符號 和平飯店的Art Deco 風格,引領上海建築審美走向 陸家嘴之問:從內河到江海 浦東:一種全新的城市空間邏輯 蘇州河,一點也不蘇州 滬西Z 字彎:孕育工業文明的上海細節 外白渡橋:從一座橋看城市的現代性 三次「水意外」塑造上海都會史 Chapter 2 「遠東倫巴」:十里洋場,十里城 南京路: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間 矩陣小道:縝密的城市輸血系統 多樣協調中看上海的都市性 百貨大樓「巴洛克」:海派文化的一支源頭 「落葉不掃」的淮海路 租界:以公廁開啟的城市現代化 靜安寺路上的「上海之心」 王家厙的公寓建築:「新中產」生活容器 河濱大樓:第一公寓的「跌落之美」 總商會的羅馬門裡的神秘拱頂 四行倉庫:一面霓虹,一面彈痕 Chapter 3 城市肌理,處處草蛇灰線 是江南,又不是江南 水鄉城市的空間特徵:以路徑定位置 老城廂:上海城市化的起點 七百年老城,兩平方公里迷宮 環形圓路,拆了城牆建起公交 石庫門裡弄體現滬上實用主義哲學 高密度容器的「精彩」細節 擁擠生活派生出公共管理原則 弄堂里的「最初500 米」生活圈 思南路:海派民居里的西風東漸 繁華的街道,骨子裡的平民化 浦東「香街」:世紀大道的不對稱斷面 沒有中軸線的城市 復調:城市基因帶來的空間裂變 Chapter 4 腔調與表情:生活在這樣一個上海 上海:最懂咖啡 三代移民:原鄉文化上海化 洋涇?話,用最低成本實現最高交流效率 后張愛玲困境:一個被視作「女性化」的城市 精巧是上海「小男人」特徵 「假領頭」:一個城市在物質匱乏年代的精神外掛 小籠包小餛飩,吃的是精細和美 平價小吃店透出的經營智慧 「濃油赤醬」是上海人的「幸福色」 本邦菜中的「反派」:當「白斬雞」成為一種生活理念 海派西餐:西式美食在東方遭遇的文化錯覺 新天地:石庫門居住功能被打破 武康大樓:從生活場所「升級」為網紅場景 田子坊細節中的草根「新文化」 有記憶,才有可閱讀的城市 Chapter 5 時間的落款:成為一個全球城市 「公交文化」是一種空間正義 軌道站點的城市空間精細化設計 交通樞紐:以「點」帶「面」,整合城市空間 虹橋樞紐:建築師放下的「討好之心」 申字形高架和聲光電,連接城市多中心 「魔都」:不可思議,無法被定義 後記 「上海」是一片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