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樂人往談 ISBN:9787552325133 出版社:上海音樂 著編譯者:喬建中著 叢書名:當代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系列 頁數:6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31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為《當代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系列·喬建中文集》中的「樂人往談(上、下)」,主要涉及對活躍於20世紀民族器樂音樂人物的研究。其中不乏頗有造詣的作曲家、民族器樂演奏家、音樂學者,也有「草根」農民音樂家。通過音樂作品分析與評論,樂評,口述史等多樣的形式,客觀立體的描寫出20世紀民族器樂音樂人物鮮明的形象與性格,記載了他們豐富的生活事?與瑰麗的音樂人生。 目錄上冊 序一 音樂史學思維的拓展與升華 序二 君子有徽猷 金聲而玉振 序三 託命于中國傳統音樂理想 序四 土地與歌的深情 自序 從四十歲開始 中國新音樂的偉大先行者——蕭友梅史學論文讀後 20世紀中國音樂學的一個裡程碑——新解楊蔭瀏先生「實踐一採集」的學術思想 楊蔭瀏先生與「十番鑼鼓」的一段舊緣 九層之台 始於累土——對楊蔭瀏先生1950-1956年多次田野考察的再思考 一生謙仁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個世紀的音樂生涯 簡論儲師竹先生的音樂創作 大師的創造——阿炳誕辰百年抒懷 國樂先輩周少梅 我「讀」《秋感》——吳伯超先生二胡舊作初識 為國樂存典 為大師立檔——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述評(一) 感天動地的生命絕唱——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述評(二):《華彥鈞集》 一生的琴緣——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評述(三):《管平湖集》 高懷寄寸心 絕學傳千古——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述評(四):《吳景略集》 琴中之禪 詞中之仙 字中之米顛——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述評(五):《蔡德允集》 廣陵未散 明珠不沉——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製品述評(六):《劉少椿集》 琵琶耆老 國樂宗師——林石城與20世紀琵琶藝術散議 論林石城先生譯、編《鞠士林琵琶譜》與《養正軒琵琶譜》的 歷史地位、價值及其他——在「林石城誕辰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在「繆天瑞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我們不能忘記——紀念我國音樂學研究的卓越組織者李元慶同志誕辰肋周年 我國民族音樂研究領域的一位辛勤的開拓者——安波 以民間沃土為生命之重的樂壇先驅——簡論安波對20世紀中葉民族音樂研究的歷史貢獻 「扛大旗的人」馬可——馬可和他的《中國民間音樂講話》 馬可的音樂遺產 珍貴的種子——鄭律成作品中的民間音樂因素略述 丁喜才與《五哥放羊》——兼議我們的音樂學院還缺點什麼? 燃燒的生命——痛悼黃翔鵬先生 一寸千思——紀念黃翔鵬先生逝世5周年 審時度勢 重開新風——1985年春:黃翔鵬先生任職初期紀事 託命傳統文化 寄情民族音樂——許常惠教授70華誕祝詞 許常惠——兩岸音樂學術交流之橋的搭建者 開一代師宗 領笛樂風騷——為紀念趙松庭80誕辰專題音樂會而作 天道為酬勤 大略駕群才——朴東生的「民樂人生」與「大民樂觀」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致劉文金 劉文金二胡音樂四論 清明時節憶故人——梅曰強先生點滴 論劉德海對20世紀琵琶藝術的歷史貢獻 弓弦上的瑰麗人生——閔惠芬與20世紀二胡藝術 開拓表演藝術區宇,轉移一時代風氣——二胡藝術的閔惠芬時代 綠洲文化的行者——憶周吉 往事如煙,故人難忘——王范地先生追懷 懷念黃允箴教授 下冊 創用傳統元素 自成一家新風——趙季平器樂作品中的「語彙」之思 妙心聞天籟 神筆創佳篇——王建民室內樂作品《阿哩哩》簡議 對郭文景《滇西土風三首》的評論 為阮樂劃出一個新時代——《雲南回憶》禮讚 董維松師學術精要初識——董維松教授80華誕獻詞 無教之教——我與趙宋光師 治學之道 未有窮期——袁靜芳教授教學、科研漫評 探究天人之際 求索古今之變——劉再生教授40年治史·論樂一席談 相逢何必曾相識——中國台灣地區音樂學者呂錘寬採訪錄 奠基·掌舵·收穫及其他——魯日融先生65年音樂教育人生漫筆 踏遍青山尋寶 心誠只為育人——中國民族打擊樂專業開創者李真貴教授簡議 給琵琶一個新的定義——吳蠻印象 鄧建棟的琴音——傳統、現代及其他 金偉與秦派胡琴藝術 望——一位老農在28年間守護一個民間樂社的口述史 附錄一 年表 附錄二 田野考察行跡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