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漫說文化叢書-生生死死 ISBN:9787556131983 出版社:湖南人民 著編譯者:陳平原 叢書名:漫說文化叢書 頁數:2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46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三十年前「漫說文化叢書」開分專題選編之先河,一度風靡中國,新版歸來!以文學為經、文化為緯、兼及思考與休閑的專題散文集,文章好讀、裝幀好看。 《生生死死》中的文章或是在面對親朋好友的死亡時所發的肺腑之言,或是反思自身人生歷程、直面時間流逝並窺探其必然終點時的感慨:魯迅在社會的責難前為自殺的死者辯護,胡適記錄的喪禮改革也是一種對死亡意義的重新思考,而葉聖陶、梁實秋等人對於中年的談論則帶著自我調侃,「講出了中年人的可愛又可悲,可敬又可憐的秋天般的心境。」內容簡介 人類最難擺脫的誘惑,或許就是生的慾望和死的冥想。死促使人類認真思考生命的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生生死死》就是這樣一本關於生死與人生意義的集子,由陳平原選編,收入許地山、馮至、何其芳、李健吾、楊絳等41位名家的59篇文章。在書中,他們追問生與死的意義;談論喪禮之禮與改革;從「生命價值」與「選擇權利」分析國人對於自殺看法變化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分享在中年這一人生盛衰交界的重要階段,人在身心和情感上的變化。人終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書中作者對於生死各自不同的感悟、對生命意義的總結讓我們看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生死觀的同時,也提醒每個人「好好的活」「好好的死」,努力追尋生命的意義。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合聘)。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想象都市》《記憶北京》《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三十余種。另外,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2014年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洒脫與性情的溫潤。目錄 序|陳平原附記|陳平原 再記|陳平原 導讀|陳平原 「無限之生」的界線|冰心 別話|許地山 死之默想|周作人 唁辭|周作人 笠翁與兼好法師|周作人 人死觀|梁遇春 獨語|何其芳 門與叩者|陸蠡 生死|柯靈 死|唐弢 忘形|馮至 關於死——抄抄摘摘之一|宋雲彬 三過鬼門關——改正之後(之五)|蕭乾 我對於喪禮的改革|胡適 回喪與買水|周作人 墓碣文|魯迅 死後|魯迅 冥屋|茅盾 不甘寂寞|葉聖陶 祭文·悼詞|葉聖陶 送殯的歸途|夏丏尊 盂蘭夜|蘆焚 山村的墓碣|馮至 送葬的行列|袁鷹 身後事該怎麼辦?|廖沫沙 楊彭年手制的花盆|周瘦鵑 大祭|李健吾 看墳人|李健吾 一份精美別緻的訃告|秦牧 國民之自殺|梁啟超 絕命辭|陳天華 陳星台先生《絕命書》跋|宋教仁 自殺|瞿秋白 林德揚君為什麼要自殺呢?|瞿秋白 對於梁巨川先生自殺之感想|陳獨秀 青年厭世自殺問題|李大釗 論自殺|徐志摩 死法|周作人 關於活埋|周作人 說死以及自殺情死之類|郁達夫 論秦理齋夫人事|魯迅 論「人言可畏」|魯迅 略論暗暗的死——寫于深夜裡(二)|魯迅 處決|靳以 阮玲玉與食屍獸|柯靈 懷《柚子》|聶紺弩 秋|豐子愷 中年|俞平伯 中年人|葉聖陶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 冬天來了|葉靈鳳 中年|蘇雪林 當我老了的時候|蘇雪林 人生之最後|弘一法師 老——棕櫚軒詹言之十六|王力 中年|梁實秋 病|梁實秋 孟婆茶|楊絳 霞|冰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