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網絡簡史 (德)于爾根.沃爾夫著 97872131110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計算機與網絡簡史
ISBN:9787213111099
出版社:浙江人民
著編譯者:(德)于爾根.沃爾夫著
頁數:3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41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國內全景描寫計算機及網路從無到有的簡史。 德國殿堂級科普作家于爾根·沃爾夫歷時兩年作品,上市引發轟動,被外媒譽為「全面、準確反映計算機史的科普經典」。 近200幅計算機各時期經典配圖,均為首次披露。 這是一部全方位、多維度展現計算機歷史的科普讀物,由德國科普作家于爾根·沃爾夫創作,在歐美上市引發了讀者巨大的興趣。

內容簡介

從人類最早使用的算盤到巨型計算機誕生;從用穿孔卡片控制計算進程到人工智慧出現;從黑白數字遊戲到大型三維模擬遊戲;PC機、蘋果電腦、智能手機本書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人類計算機技術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的整個歷史,其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硬體的發展、編程語言的演變、電子遊戲的誕生、互聯網的登場,是一部妙趣橫生,增進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優秀作品。

作者簡介

于爾根·沃爾夫,德國著名專業書籍作家,1974年出生於德國奧格斯堡,大學畢業后從事計算機編程和圖形設計工作。2002年開始撰寫IT方面的各類型文章,《計算機:故事與歷史》是其代表作品。

目錄

第一部分 計算機
第一章 穿越時空之旅(公元前2700-1936年)
1 1 蘇美爾人的算盤(公元前2700-公元前2300年)
1 2 密碼棒(scytale)第一個加密過程(公元前500年)
1 3 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大約公元前100年)
1 4 關於加密分析的專題論文(850年前後)
1 5 密碼盤(1470年)
1 6 「計算機」一詞的誕生(1613年)
1 7 對數表和對數計算尺(1614-1621年)
1 8 第一台計算器(1623年)
1 9 二進位系統(1703年)
1 10 第一個即時通信手段-可視化遠距離通信(1791年)
1 11 穿孔卡片系統(1805年)
1 12 差分機-機械計算機(1837年)
1 13 信息2 0電報(1832-1837年)
1 14 分析引擎和第一個計算機程序(1843年)
1 15 第一台傳真機(1843年)
1 16 布爾代數(1854年)
1 17 第一封垃圾電子郵件(1864年)
1 18 第一次用穿孔卡片進行人口普查(1890年)
1 19 圖靈機(1936年)
第二章 第一批計算機
2 1 康拉德·楚澤-從Z1到Z4(1938-1941年)
2 2 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1942年)
2 3 哈佛「馬克1號」(1943-1944年)與第一隻「蟲」(1947年)
2 3 1 哈佛「馬克1號」(1943-1944年)
2 3 2 第一隻「蟲」(1947年)
2 4 「巨人」-密碼終結者(1943年)
2 5 ENIAC(1946年)
2 6 UNIVAC(1951年)
2 7 晶體管(1947年)
2 8 第一台批量生產的IBM計算機(20世紀50年代)
2 8 1 第一個硬碟驅動器(1956年)
2 8 2 IBM1401(1959年)
2 8 3 題外話:計算機類型
2 9 第一台帶有晶體管的計算機(1954年)
2 10 PDP-1-第一個工作站(1960年)
2 11 IBMSystem/360(1965年)
2 12 第一台台式計算機(1965-1968年)
2 13 計算機滑鼠(始於20世紀60年代)
2 14 批量生產的第一個微處理器(1971年)
2 15 施樂奧托(1973年)
第三章 個人計算機、蘋果計算機以及家用計算機
3 1 「第一台」個人計算機(1975年)
3 1 1 比爾·蓋茨和Altair
3 1 2 「第一批」個人計算機中的其他型號
3 2 AppleⅠ的誕生(1976年)
3 3 AppleⅡ的出現(1977年)
3 4 第一台IBM個人計算機(1981年)
3 5 家用計算機的黃金時代(1982-1989年)
3 6 蘋果麗莎和蘋果麥金塔(1983-1984年)
3 7 康柏公司如何成為市場領導者
3 8 微處理器的競賽
第四章 移動計算機登場
4 1 筆記本計算機的歷史
4 1 1 艾倫·凱的動態筆記本構想(20世紀70年代)
4 1 2 IBM5100(1975年)
4 1 3 奧斯本1號-手提箱計算機(1981年)
4 1 4 GRiDCompass1100(1979-1982年)
4 1 5 東芝T1100(1985年)
4 1 6 IBMPCConvertible(1986年)
4 1 7 蘋果PowerBook100(1991年)
4 1 8 ThinkPad(1992年)
4 1 9 ThinkPad700T(1992年)
4 1 10 帶鋰離子電池的東芝T3400CT(1994年)
4 1 11 蘋果iBookG3(1999年)
4 1 12 不同類型的筆記本計算機
4 2 手機和智能手機的里程碑(始於1926年)
4 2 1 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DynaTAC8000X(1983年)
4 2 2 第一部智能手機-IBMSimon(1994年)
4 2 3 西門子S3的第一條簡訊(1995年)
4 2 4 迷你尺寸計算機-諾基亞9000Communicator(1996年)
4 2 5 第一部翻蓋手機(1996年)
4 2 6 智能手機歷史上的其他里程碑
4 2 7 iPhone征服世界(2000年)
4 3 平板計算機革命
4 3 1 動態筆記本構想(再次提及)
4 3 2 蘋果的知識領航員(1987年)
4 3 3 GRiDPad(1989年)
4 3 4 Palm公司的PDA(20世紀90年代)
4 3 5 (微軟)平板計算機(始於1992年)
4 3 6 蘋果牛頓MessagePad(1993年)
4 3 7 iPad(2010年)
第五章 遊戲機
5 1 遊戲機的里程碑
5 1 1 硬接線遊戲機(第一代,始於1972年)
5 1 28 位遊戲機(第二代,始於1976年)
5 1 3 電子遊戲大崩潰(1983年)
5 1 48 位遊戲機的復活(第三代,1983-1987年)
5 1 51 6位遊戲機征服市場(第四代,1988-1993年)
5 1 63 D遊戲機時代(第五代,1993-1997年)
5 1 7 永恆的三方混戰:索尼、微軟和任天堂(第六代,1998-2005年)
5 1 8 電視機前的運動(第七代,2005-2010年)
5 1 9 第八代以及遊戲的未來(2010年至今)
5 2 掌上遊戲機
5 2 1 起源(1976年)
5 2 2 任天堂Game Boy稱霸全世界(1989年)
5 2 3 失敗的競爭對手(始於1990年)
5 2 4 任天堂的又一個得意之作(始於2004年)
第二部分 軟體
第六章 操作系統(系統軟體)里程碑
6 1 第一批操作系統(始於1954年)
6 2 UNIX的開發(1969年)
6 3 施樂奧托的AltoOS操作系統(1973年)
6 4 CP/M-20世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