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儒法道-早期中國的政治想像 ISBN:9787559860798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包剛升 頁數:30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1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傳統中國政治思想理論的學術著作。中國軸心時代的政治理論始終是我們理解中國歷史與中國政治文明演化的資源,為此,本書試圖基於經典文本,結合政治史,借鑒社會科學方法,對中國軸心時代三大主要思想流派儒家、法家與道家的政治理論予以重新梳理,主要著眼于兩個層次:一是文本解讀本身,包括儒法道三家的問題意識、理論解釋、政治解決方案和理想社會模型;二是儒法道三家政治理論的邏輯反思,包括它們的基本人性假設、個體群體關係假設、可能的理論優勢。作者簡介 包剛升,浙江海寧人,2012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曾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從事訪問研究。其專著《民主崩潰的政治學》獲評「《新京報》2014年年度社科書」及「《紐約時報》2014年19本中文好書」,同時著有《被誤解的民主》和《政治學通識》。目錄 包剛升《儒法道:早期中國的政治想象》序(葛兆光)序言 以現代學術重新理解古代思想 第一章 中國古代政治理論的源起 人類古典文明的軸心時代 中國軸心時代的來臨 理解先哲學說的路徑:舊與新 中國軸心時代的儒家、法家與道家 從文本解讀到邏輯反思 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想象:禮制與仁政 一個「禮崩樂壞」的世界 周朝禮制的瓦解 儒家方案的四個支柱:禮制、倫理、仁政、君子 儒家理想社會模型:「大同」,抑或「小康」? 性善論與群體主義論 禮制提供者與倫理教化者 文學治國論,而非邏輯治國論 第三章 法家的政治想象:強君與霸業 君主危機與霸業困局 從內憂外患到君主的政治難題 法家方案的四個支柱:強君、農戰、法治、賞罰 法家的理想國:「要在中央」與「聖人作壹」 性惡論與君主中心主義 早期國家構建理論與權力的技藝 絕對君權與政治全能主義的悖論 第四章 道家的政治想象:循道與無為 一個偏離「道」的社會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道家方案的四個支柱:循道、柔弱、無為、棄智 道家的烏托邦:「小國寡民」與「至德之世」 「見朴抱素」與自由放任主義 休養生息政策與亂世處世哲學 一種去政治化的政治理論? 第五章 早期中國政治理論的比較與反思 儒家、法家與道家的理論比較 積極還是消極?保守還是進步? 歷史變遷與儒法道的政治功能 古代政治理論的歷史定位 古代先哲的認知模式及其限度 古代政治理論的哲學反思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