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實踐-超級村莊的發展歷程 折曉葉 陳嬰嬰 97878076839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區的實踐-超級村莊的發展歷程
ISBN:978780768390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折曉葉 陳嬰嬰
叢書名:中國社會學經典文庫
頁數:41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3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中出現了兩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鄉鎮企業的湧現和農民的流動。從理論預期上二者應與城鎮有關,但實際上並未主要發生在城鎮,統計數據顯示,70%∼80%的鄉鎮企業辦在村莊,農民大多落腳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鄉村。 這引起了社會學研究者的關注。本書作者在1992年至1998年間深入調查了一些典型的超級村莊,包括蘇南地區的聯村、北村、塘村,廣東沿海的豐村,閩南地區的畔村,中西部的賈村、義村等,從單個案例擴展到類型比較,較全面反映了超級村莊的興起歷程及其背後蘊含的鄉村社會結構與文化的自有邏輯、適應力和再造力。

作者簡介

折曉葉 1981年蘭州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1984年南開大學法學(社會學)碩士畢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農村社區發展和城鄉關係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刊物上發表多篇相關論文,著有《村莊的再造——一個「超級村莊」的社會變遷》、《城鄉關係演變的制度邏輯和實踐過程」(合著)、《鄉村制度變遷的社會過程》、《城市在轉折點上》等。

目錄

再版前言
第一章 導論
一、討論的問題
二、研究的方法
三、涉及的村莊
第二章 宏觀社會體系中的村莊與超級村莊
一、村莊資源的截留、開發和非農利用
二、村莊在宏觀體系中的位置及其越位的發展
三、超級村莊的基本特徵及中間形態
第三章 社區經濟
一、非農經濟的社區存在方式
二、社區經濟的內部結構
三、社區經濟的相對獨立性與開放性
四、社區經濟的鄉土性和相對封閉性
第四章 社區合作體系
一、集體與合作
二、三種合作體系
三、合作行動的社會結果——共有物品
第五章 社區選擇
一、案例中的選擇結構
二、權威個人和群體的選擇策略
三、組織遺產與制度選擇
四、非市場的選擇方式
第六章 社區建構
一、產權的社會構造
二、關係的人工建構
三、文化的社區解讀
第七章 社區行動的規則體系
一、村社區規則的本質和體系框架
二、村莊的制度背景和非制度安排
三、村莊的制度安排
第八章 社區就業行動中的村民與外來人
一、村莊職業結構
二、就業—村民
三、就業—外來人
第九章 村社區發展與城鄉格局的變化
一、村社區的超前發展
二、原有城鄉格局的變化
三、邊緣地帶新的「發展極核」
第十章 結語
附錄 田野經驗中的日常生活邏輯
本書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