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際-中國古代的政權與學術 祝總斌 97873013415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君臣之際-中國古代的政權與學術
ISBN:9787301341544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祝總斌
頁數:3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3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皇權」「宰相」「吏胥」「取土」四個方面,選取祝總斌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論著十余篇,論述中國古代政權與學術的一些特點,對中國古代的最高權力、國家治理、官吏來源等重要問題探微發覆。此外,還收錄作者關於《史記》的文章四篇,文中對《史記》書名的由來以及司馬遷的「崇懦」與「頌漢」問題提出獨得之見,體現出對中國古代史學的深刻理解。 本書由陳蘇鎮教授撰寫導讀,通過研究實例,介紹了祝總斌教授「厚積薄發」「精細讀書」「論從史出」的治學特點。

作者簡介

祝總斌(1930-2022),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多年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科研,尤長於政治制度史和法律制度史。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著有《材不材齋文集》《材不材齋史學叢稿》等。

目錄

第一編 論皇權
略論中國封建政權的運行機制
試論我國封建君主專制權力發展的總趨勢——附論古代的人治與法治
古代皇太后「稱制」制度存在、延續的基本原因
第二編 說宰相
說宰相
西漢宰相制度變化的原因
唐初宰相制度變化原因試探
試論明代內閣制度的非宰相性質——兼略說明代以前秘書諮詢官員權力的特點
第三編 評吏胥
試論我國古代吏胥的特殊作用及官、吏制衡機制
試論我國古代吏胥制度的發展階段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四編 談取士
《後漢書·黨錮傳》太學生「三萬餘人」質疑
論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視的一個歷史作用
「四書」傳播、流行的社會、歷史背景
正確認識和評價八股文取士制度
第五編 讀史記
《史記》導讀
說「史記」——兼試論司馬遷《史記》的得名問題
有關《史記》崇儒的幾個問題
有關《史記》歌頌漢王朝的幾個問題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