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體的建構-紐約學派文化批評研究-1937-1952 馮巍 97875190525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文聯
NT$45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作為主體的建構-紐約學派文化批評研究-1937-1952
ISBN:9787519052591
出版社:中國文聯
著編譯者:馮巍
頁數:2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3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1930-1950年代與美國新批評派並存的「紐約知識分子」群體展開了整體研究,並因他們在這一時期堅守的文化批評事業呈現出明顯的理論立場和思想交流上的集群性,將其命名為「紐約學派」。作者認為,紐約學派秉持了文化激進主義的精神內核,力主馬克思主義批評與現代主義文學的結合,堅持獨立思考和獨立表達,關注文學的倫理價值和審美價值,主張批評必須介入歷史,扮演了美國知識階層的核心角色。特別是他們堅持「為人生」「為公眾」的批評,堅持對美國精神的思考,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道德功能,但努力保持對形式的藝術考慮和對內容的社會關注之間的平衡的思想立場,對今天非常具有借鑒價值。

作者簡介

馮巍,遼寧瀋陽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后,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人才。 現任職于中國文聯出版社學術分社,編審。主持《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修訂本)》出版項目,曾參与「中國藝術學文庫」「北京大學藝術學文叢」的出版工作。同時,從事文藝學、藝術學理論研究和藝術批評,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兼任《藝術廣角》特邀副主編。

目錄

緒論 紐約學派的批評群體生成
一、大蕭條、勞工運動與猶太身份
二、社會主義思潮與《黨派評論》
三、波希米亞知識分子與世界主義價值觀
四、走向美國主體性的建構
第一章 紐約學派的文化激進主義
一、文化中的政治
二、歷史意識的捍衛
三、倫理批評的取向
四、文學的審美之維
第二章 多元共生的文化批評
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批評
二、馬修。阿諾德式的人文主義批評
三、猶太身份的文化表達
四、弗洛伊德主義的補充
第三章 文學是對人生的批評
一、文學是什麼
二、小說的道德功能
三、美國精神的重塑
四、形式與人生
第四章 文學批評的職責
一、涅奧普托勒摩斯的隱喻
二、「為公眾」的文學批評
三、對文學批評自身的反思
第五章 作為學派的終結與批評的未來
一、文化姿態的建制化
二、從疏離到和解的時代定位
三、藝術與文化的新景觀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