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如何閱讀《為承認而鬥爭》 ISBN:9787208183926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王鳳才 叢書名:日月光華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思想研 頁數:25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1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廣闊的思想史淵源與深刻的社會史背景,對霍耐特的《為承認而鬥爭——社會衝突的道德語法》(德文擴充版)這部重要著作的基本思想進行深度解讀;在此基礎上,對從青年黑格爾承認學說到霍耐特承認理論進行系統重構;並結合著當代國內外社會現實,在社會哲學語境中對霍耐特承認理論進行具體評判。作者簡介 王鳳才(1963-),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暨國家創新基地研究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法蘭克福大學高級研究學者,全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者。主要代表作有《追尋馬克思》《批判與重建》《蔑視與反抗》《從公共自由到民主倫理》《重新發現馬克思》《承認·正義·倫理》等。目錄 序導論 如何閱讀《為承認而鬥爭》? 第一篇 歷史的當代化——黑格爾的原初觀念 第一章 為自我保護而鬥爭——現代社會哲學的奠基 第二章 犯罪與倫理——黑格爾的主體間性理論新開端 第三章 為承認而鬥爭——黑格爾「耶拿實在哲學」的社會理論 第二篇 體系的再現實化——社會承認關係結構 第四章 承認與社會化——米德黑格爾觀念的自然主義轉型 第五章 主體間性承認形式——愛、法權、團結 第六章 人格認同與蔑視——強暴、剝奪權利、侮辱 第三篇 社會哲學展望——道德與社會發展 第七章 社會哲學傳統的軌跡——馬克思、索雷爾、薩特 第八章 蔑視與反抗——社會衝突的道德邏輯 第九章 人格完整的主體間性條件——形式倫理構想 結語 承認的理由——對批評性質疑的答覆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