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社會化研究 王福華 97873082398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事訴訟社會化研究
ISBN:9787308239882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王福華
頁數:2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4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19世紀末,奧地利民事訴訟法學先驅弗蘭茨·克萊恩(Franz Klein)重釋了國家民事司法程序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提出社會化民事訴訟思想。本書結合中國新時代民事訴訟制度的發展需求,闡釋了社會化民事訴訟改革的當代意義。通過揭示民事訴訟制度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梳理了社會化民事訴訟的發展脈絡,詮釋了新時期民事訴訟社會化改革的意義。從本質論、立法論、解釋論及適用論層面,論證了我國民事訴訟社會化的社會經濟基礎與路徑。

作者簡介

王福華,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訴訟法學協會會員。曾於原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中級人民法院擔任法官(1989—1992),1995年後執教於煙台大學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主講民事訴訟法學。2007年及2013年分別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及盧森堡馬克思一普朗克程序法研究所做訪問學者。研究領域主要集中於民事訴訟法學、比較民事訴訟法學、司法制度、民事糾紛解決及民事審判實務。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律科學》《法學》《現代法學》等法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出版著作有《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等三部,翻譯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於兩大法系群體訴訟制度、調解制度、在線糾紛解決等領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事訴訟制度的社會化」等多項課題,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及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青年學者優秀論文獎等多項學術獎勵。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民事訴訟社會化的源流與演進
第一節 社會化民事訴訟的思想起源
第二節 社會化民事訴訟意識形態
第三節 社會化真實觀與證據收集
第二章 民事訴訟社會化的中國路徑
第一節 政治型民事訴訟制度
第二節 自治型民事訴訟制度
第三節 保障型民事訴訟制度
第四節 新時代民事訴訟的社會化
第三章 民事訴訟誠信原則
第一節 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
第二節 訴訟誠信原則的可適用性
第二三節 路徑選擇:形而上與形而下之爭
第四節 兩種適用方法
第四章 民事司法公共服務
第一節 從司法管理到司法公共服務
第二節 司法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
第三節 司法公共服務的供給機制
第四節 以受益人為中心的司法公共服務
第五章 公益訴訟的社會化
第一節 公益訴訟的社會化之維
第二節 個人程序與自由主義
第三節 集體程序與公益訴訟
第四節 新時代公益訴訟的社會化法理
第六章 民事司法成本的分擔
第一節 國家與當事人間的成本分擔
第二節 當事人之間訴訟費用的分擔
第三節 市場和社會分擔司法成本
第四節 民訴法修改背景下的訴訟費用改革
第七章 程序社會化——以小額程序為樣板
第一節 社會化視角下的小額訴訟
第二節 小額訴訟程序的社會化目標導向
第三節 社會化的增進——制度運營中的福利觀
第八章 民事訴訟社會化與在線化
第一節 智慧法院:新型司法服務的提供者
第二節 智慧法院與司法公共服務方式變革
第三節 在線訴訟的程序展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