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紅色文化概論 宋文生 汪季石 97873052675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
NT$2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別山紅色文化概論
ISBN:9787305267536
出版社:南京大學
著編譯者:宋文生 汪季石
頁數:17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2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貫徹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精神的應時應勢的高校思政課校本教材。本書兼具理論性和通俗性,通過全面展示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內容,即大別山革命歷史、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紅色人物、大別山紅色遺址遺?遺物、大別山紅色歌謠,使青年大學生從中感受我們黨領導大別山軍民進行革命鬥爭的艱苦歷程,感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力量,從而更加深入具體地了解我們黨的發展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把對紅色文化、對革命先輩的敬意轉化為追求卓越人生的訴求,堅定地做黨的事業的接班人和實現民族復興的生力軍。

目錄

第一章 誰將熱血灑峻岭 賡續文脈謀復興
——大別山紅色文化是什麼
第一節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色
一、文化、紅色文化與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內涵
二、大別山紅色文化的特色
第二節 大別山紅色文化形成的淵源
一、延綿的文脈是大別山紅色文化形成的優秀基因
二、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大別山紅色文化形成的空間物質
條件
三、失衡的社會生態環境是大別山紅色文化形成的外部驅動力
四、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大別山紅色文化形成的基礎
第三節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文化類型
一、對大別山紅色文化進行文化分類的意義
二、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文化類別
第四節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現實價值
一、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政治價值
二、大別山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
三、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
第二章 紅旗不倒廿八載革命史詩寫磅?
——大別山紅色文化之「事」
第一節 大革命時期:大別山地區黨組織的創建與大革命運動
一、大革命前大別山地區社會概況
二、「五四」前後馬克思主義在大別山地區的傳播
三、大別山地區黨組織的成立及黨領導的工農運動和反帝反封的大革命運動
第二節 土地革命時期:大別山地區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鞏固及堅持
一、大別山地區革命根據地的創建(1927 8-1930 2)
二、大別山地區革命根據地的形成、鞏固和發展(1930 3-1932 10)
三、大別山地區革命根據地的堅持(1932 11-1938 2)
第三節 抗日戰爭時期:大別山地區開創抗日根據地、奪取民族戰爭的勝利
一、鄂豫皖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黨組織的恢復、重建
二、大別山地區敵後抗日武裝的初建及其戰鬥
三、大別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鞏固與發展和迎接抗戰勝利的鬥爭
第四節 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地區從戰略防守到戰略進攻,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反擊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進攻與中原突圍
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及主要活動
三、大別山地區迎接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
第三章 朴誠勇毅真氣概 萬古精神壯山河
——大別山紅色文化之「魂」
第一節 大別山精神的源起
一、大別山地區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建黨基地
二、大別山地區是中國武裝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三、大別山地區是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四、大別山地區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戰鬥地
五、大別山地區是中國走向革命勝利的重要轉折地
六、大別山是我國治黨治軍治國人才的重要培育地
第二節 大別山精神的內涵
一、「堅守初心」是大別山精神的核心要義
二、「勇擔使命」是大別山精神的鮮明特徵
三、「緊跟黨走」是大別山精神的可貴品質
四、「不勝不休」是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特質
第三節 大別山精神的弘揚
一、大別山精神的歷史貢獻
二、大別山精神的當代價值
三、大別山精神的時代傳承
第四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多少英魂鑄光輝
——大別山紅色文化之「人」
第一節 大別山地區的紅色先驅和領袖
一、大別山革命的播火者
二、大別山革命的引路人
三、黃麻起義的總指揮
四、大別山紅軍的主要創建人
五、紅二十五軍政委
六、大別山革命中成長起來的國家主席
七、鄂豫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
第二節 大別山地區的紅色將星
一、紅二十五軍軍長
二、沒有打過敗仗的開國上將
三、從少林寺走出的開國上將
四、我國唯一的「六星上將」
五、大別山的守護神
六、為革命「三跪慈母」的開國上將
七、中國航母之父
八、人民的戰將
第三節 大別山地區的革命群眾
一、紅軍乾娘
二、捨身跳懸崖的女英雄
三、大別山的女醫官
四、大別山永遠的歌者
五、視死如歸的「藍衣」先生
六、母女同就義
七、「麻城劉胡蘭」
八、「一心革命世堪誇」的徐大媽
九、大別山革命母親
第五章 舊地哪尋烽煙跡 一書一物家國情
——大別山紅色文化之「物」
第一節 大別山地區紅色遺址遺?精選
一、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
二、七里坪革命舊址群
三、李先念故居紀念園
四、陳潭秋故居
五、董必武故居
六、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七、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
八、新縣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
九、大別山烈士陵園
十、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
十一、獨山革命舊址群
第二節 大別山地區紅色遺物擷萃
一、張行靜讀過的《共產黨宣言》
二、董必武「赴舊金山會議收支賬目」記賬單
三、吳煥先用過的懷錶
四、「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
五、一張血染的黨證
第三節 大別山地區紅色文獻擷萃
一、黃岡上巴河的鄉民大會
二、關於鄂豫皖蘇維埃區域成立中央分局決議案
三、先念部收復仙桃鎮等地並擴大到九千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